第95章 那沒事了

上河城在特武縣以北一百余裏,又叫靈州城,位於黃河西岸,乃是新秦中的中心。

此地的建設,還得追溯到漢武帝時,匈奴遠遁,而幕南無王庭,於是漢武征發了六十萬人北上,開通溝渠,將萬裏牧野變成農田美宅。為了管理這些半兵半農的移民,朝廷在各郡設置了“農都尉”這一職務,主屯田殖谷,簡單點說,就相當於後世的生產建設兵團。

和前漢一樣,農都尉直屬大司農——現在叫納言管轄,吞胡將軍所轄上萬兵卒的糧秣,就由上河農都尉提供,但過去十年新朝數次對匈奴宣戰,常有兵卒入駐,將農都尉的存糧都掏空了,還需要豬突豨勇在其他縣搜糧作為輔助。

這才在新秦中落腳不到一個月,吞胡將軍麾下口糧就有些吃緊,所以才如此在意來自特武縣的糧食,若全部丟失,那損失可大了。

於是在得知只是軍司馬汝臣被殺,而他所運的五千石糧食在第五倫的拼死保衛下得以幸免,並星夜運至大營,韓威不由松了口氣。

只是死了人啊,那沒事了。

不過接下來第五倫稟報的事就有些難辦了:“下吏中了盜寇的聲東擊西之計,為救汝臣司馬及保障塞不失,帶人驅逐盜匪主力,不料彼輩卻有奇兵襲擊我糧隊,一千石糧食,全被燒毀了,連押糧的戴軍候也不幸戰死,倫有大罪啊!”

於是吞胡將軍只能連夜召開軍議,討論第五倫的功過問題。

有人以為,按照軍法,第五倫丟失糧草,應該斬首!

這可嚇到了韓威,第五倫再怎麽說也是皇帝親自接見後欽定的附城,還賜了冠,雖然韓威嫌棄他太過怠惰不肯擔重任,可一言不合就殺了實在有些草率。

見將軍面帶猶豫,軍法官也改口了,覺得撤職就差不多了。

還是收受第五倫太多賄賂好處的梁丘賜咳嗽一聲,站出來說了句公道話。

“將軍,春秋之義,君子原心,第五倫之所以失了糧秣,是因為他急公好義,得知汝臣遇襲後,忙於去解救友軍,以至於不顧自身安危。正所謂志善而違於法者免,不應苛責於他。”

梁丘賜雖得知自己的老部下戴恭死了,還是被盜匪極其殘忍的燒死,屍骨無存,頗為心痛,但舊人哪比得上新人?眼下給他獲利最多,甚至還讓天子也召見自己的,是第五倫啊。

若第五倫撤職或被殺,梁丘賜也要損失一員大將,可不得將他保住,更何況第五倫也承諾,若他能盡得特武縣,給梁丘賜的好處會更多。

此言一出,有人贊同,有人反對,軍法官反駁道:“梁丘校尉,軍法令行禁止,豈能用春秋決獄來判案?那些亂行之輩,失期之徒,亦或交戰之際迷途之兵,誰的原心是故意要觸犯軍法的?若按照梁丘校尉的說法,都用原心定罪來評判,豈不都要減罪?”

梁丘賜不愧是大儒梁丘賀的後人,貪財歸貪財,但嘴上功夫卻不差,正色道:“我只是舉一例而已,就算不按春秋,第五倫此番也是功大於過!”

他給吞胡將軍講了一個故事:“前朝漢宣帝時,大將軍霍光出動五將軍討伐匈奴,結果因為匈奴遠遁,五位將軍都沒立戰功,唯一立功的,是使者常惠。”

“常惠奉命前往烏孫,聯合昆彌助漢擊胡,大破右賢王部,俘獲了三萬多人,牲畜數十萬頭,此乃大勝。可常惠卻也犯了錯,被烏孫人偷了官印、綬帶、節杖,按照律令,死罪也!”

“可當時朝中諸公合議,卻認為常惠的功大,而過小,於是非但沒有懲處,還封他做了長羅侯。”

“今日亦然,第五倫雖然喪失了一千石,卻救下了五千石,還阻止盜寇襲擊障塞,保住了特武縣南,若這樣還加以懲處,恐怕三軍寒心,日後諸君遭到盜匪胡虜襲擊,向友軍求援,誰還敢傾力來救!”

此言擲地有聲,說但眾人頻頻頷首,軍法官啞口無言,韓威也覺得有理。

於是按照梁丘賜的建議,如今縣南空虛,汝臣非但自己死了,手下豬突豨勇也逃了大半,且讓已熟悉特武縣的第五倫收攏整編,入駐障塞以備賊寇。

眾人散後,第五倫進來領命,答應十日內一定將損失的一千石糧食補上,便匆匆南下。

是夜,韓威越想,越覺得沒那麽簡單,遂招來梁丘賜道:“老夫始終覺得,此事有蹊蹺!”

“若此事發生在青徐、江夏也就罷了,可這邊塞上萬大軍在側,哪家盜賊吃了豹子膽,敢在白日裏襲擾我糧隊?”

“此外,盜匪劫掠,無非為錢、糧,但深入縣中,就算殺了軍司馬,那些輜重大車也無法運回,甚至還燒毀了我一千石糧。”

這已經不是普通盜賊能幹出來的事了,除非,他們的目的本就不是搶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