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火星種植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種滿……(第2/2頁)

與此同時,這些種子,也在一個新的建立的環境中開始培育。

從地球開采出來的能量石,浸泡在水中,水含有能量,能促進植物的生長,且更快適應環境。

雖然目前來看,並沒有太大的成效,但不管怎樣,實驗還要繼續做下去。

華國作為最先登上火星並在火星上建造基地的國家,在種植一事上一直就沒有放棄過。

這讓其他國家很不解,火星就是不適合種植,為什麽華國就那麽執著想要種?

還有在地球上的時候,也就華國跟瘋了一樣,全民種植,培育了超級多的植物,有些功效都一樣,只是外表什麽的不同,怎麽就那麽狂熱呢?

而地球上的華國網友們,對於外網上關於火星種植的質疑,都是呵呵兩聲。

他們懂個啥?

華國人對種植地熱愛那是刻在基因裏的。

常玉婧不知道自己幫著火星培育了多少的種子和幼苗,也不清楚之前送去的幼苗到底有沒有成活。

時隔多年,她和管柔柔再次合作,三年的時間,兩人一起培育了不知道多少幼苗、拿出去多少種子,在這方面也越來越有心得。

後來條件允許,從火星上帶回來的泥土進行調整改造來培育種子幼苗,進展確實快了很多。

這天晚七點,常玉婧和衛呈晉照常坐在電視前看新聞聯播。

嘟嘟洗了一盤聖女果、切了一盤西瓜,又倒了一盆爆米花,邊陪爺爺奶奶邊逗著狗狗們玩。

“……經過數年的努力,我國科研人員成功掌握火星種植技術,改善研究人員的飲食水平……”

隨著主持人的話,一段影像呈現在電視機的觀眾面前。

看得出是地下基地,一壟壟綠色的地瓜、一塊塊整齊的菜畦,上面種滿了上海青、白菜、西紅柿、茄子等華國餐桌上常見的蔬果。

這是種在地上的,並不是種在種植槽或種植箱裏的。

這說明,研究人員在種植箱早就成功種出來植物,而將植物種在火星的泥土裏,這才是真正地克服了難題。

常玉婧愣了下,掐了一旁的衛呈晉一把,“這是真的?”

她看得分明,那茄子和西紅柿分明是他們農場出去的品種。

“是真的。”衛呈晉很是興奮,“我們國家的科學家是最厲害的。”

“我得找找,看還有什麽種子,下回再給火星送去,爭取把火星表面種滿植物。”

常玉婧精神振奮,覺得自己還可以再多活好多年,努力幫忙穩定種子,將所有的可改造星球都給改造了。

這個新聞一公布,華國網友們都興奮極了,紛紛慶祝起來,有的地方甚至開始放煙花。

當種植上的困難被克服,這就意味著外星移民成了可能。

而外網上的網友們卻都表示不相信,或表示質疑,認為是在地球上的擺拍。

不過華國網友才不管呢,他們相信自己的國家,才不會在這種事上弄假呢,能種就是能種,不能就是不能!

自從華國公布了火星能夠種植之後,關於火星的研究、改造投入更多了。

而火星移民不僅出現在了影視、小說作品裏,老百姓們也時常聊。

但對於移民,華國人並不像歪果仁那麽狂熱,大家更傾向於把火星上的領土當作種植基地,偶爾去玩一玩。

對華國人來說,故土難離,還是家鄉好。

誠然這場夜雨給地球帶來了巨變,但在地球緩過來、人類緩過來後,發展猶如坐了火箭。

現在是火星,未來肯定還會有更多的可改造、可宜居星球被發現。

而對華國人來說,口號也很簡單: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種滿每個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