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食用菌培育 未雨綢繆總沒錯(第2/3頁)

“香菇、平菇、口蘑、海鮮菇四種。”

這四種菌類她知道,她很喜歡幹香菇的味道,可惜的是價格昂貴不說,還不好買。

“這菌包要怎麽處理?放在什麽環境中適合?”常玉婧期待地問。

“哎,算了,我去基地農場走一趟,跟著學習好了。”她已經有些迫不及待了。

有了新的東西轉移注意力,常玉婧馬上就把種植箱給拋到了腦後。

在基地裏,她跟著食用菌的專家學習了很多知識,怎麽調配培養土、怎麽接種等等。

她還把他們之前上山摘的蘑菇帶了一些過去。

雖然她判斷可食用,但其他人可不放心,這些蘑菇可都是經過檢測的。

這些蘑菇顏色、形狀都不同,但專家們就厲害,可以判斷它們是由什麽品種的蘑菇變異來的。

常玉婧還帶了松茸,想問問這個能不能人工培育。

茶山的那棵大松樹下的松茸產量多了點,但架不住有松鼠嚯嚯。

今年,還是他們給松鼠投喂了板栗、花生等,要不然怕是收不了多少。

專家們看到這松茸,眼睛很亮,都說它品質上乘,但說到人工培育,卻一臉苦笑。

末世前就有很多菌類無法人工栽培,更別說末世後了,限制更大。

常玉婧覺得遺憾,不過倒也沒太放在心上,先把香菇種出來再說吧。

比起松茸,她更喜歡吃香菇。

學習的時候,時間總是過得很快,轉眼就到了六月下旬,也到了端午節。

常玉婧又拎著一串粽子回來,這是老杜親自包的蜜棗粽,一個個小巧玲瓏的,粽葉翠綠,用紅繩綁著,很是可愛。

衛呈晉給農場的人放假,不過大家都沒去哪裏,就聚在一起弄吃的。

衛呈晉一如既往地祭拜完,和常玉婧一起把一些吃食送去員工樓,大家在那聚餐。

一盆又一盆不同口味的粽子,燒雞、醬鴨、白切肘肉、嫩玉米餅、油炸南瓜花、清炒蔬菜等等。

大家一起舉杯慶祝,為農場半個多月後的豐收,為這越來越美好的生活。

飯後,大家聚在員工樓的活動室裏看電視、打牌、喝茶聊天。

“某X國今年發生幹活,即使下了夜雨也沒緩解,反而催化了蝗蟲的變異和繁殖。”

“蝗蟲在某X國肆虐,已傳向其他國,很有可能飛過高原山脈侵入我國……”

電視上的新聞成功把大家的注意力都吸引過去,那鋪天蓋地的蝗蟲,看得人發寒。

每一只蝗蟲的個頭都比農場裏的大了兩三圈。

“成群的蝗蟲是有毒的,這些蝗蟲又變異了,希望毒性沒有增強。”衛呈晉黑著臉說。

他沒經歷過蝗災,但是以前聽人說過,那真的是可怕。

變異過的蝗蟲,可不只吃植物,它還會攻擊動物、人類。

“距離飛到我們國家還早,肯定有辦法應對的。”林蕉蕉說。

常玉婧皺了下眉頭:“按照蝗蟲的速度,它們飛到國內的話,是不是剛好趕上夏收?”

謝平算了下時間:“是的,不過主要集中在西北那一片,對我們影響不大。”

“好可怕。”常玉婧光是想到自己辛苦種的植物都被蝗蟲吃光,瞬時血壓上升。

謝逸從手機上擡頭:“網上有網友說,一種叫粉紅椋鳥是蝗蟲的天敵,這個季節正好是它們的繁殖季,或許能控制得住。”

“不管是生態防蝗,還是要噴藥,希望國家能多做幾手準備吧。”林蕉蕉摸著肚子說。

大家的生活好不容易平穩下來,真的禁不住這些天災。

常玉婧盯著電視看了一會,“我記得今年昆蟲就很活躍,我們這蝗災到不了,但會不會有其他的害蟲?”

大只的倒不怕,最怕的還是那種小的,量又多,就很讓人心焦。

謝平想了想:“今年的害蟲確實比較活躍,距離夏收還有半個月,一切都有可能發生。還是得弄些藥水噴一噴。”

“擇日不如撞日,現在去吧,正好消消食。”謝逸起身往外走。

其他人也沒心思玩了,連忙幹活去。

電視上的那一幕有點嚇人,還是提前預防起來吧。

常玉婧撓撓頭,大家把活都幹了,她做什麽?

她想了想,轉到新豬圈那,百香果長得郁郁蔥蔥的,把整個豬圈盯上遮得嚴嚴實實的。

衛呈晉他們還另外搭了架子,百香果也爬滿了,現在開著一朵朵紫白相間的花兒,一顆顆圓溜溜的綠色果子墜在藤下。

常玉婧不由期待起來,這水果很適合做飲品,正好夏天要到了,冷飲備起來。

這則蝗災新聞,讓網友們議論紛紛,很多人都很擔心國內也會發生蝗災或是蟲災。

很多人都想提前預防,一時之間,網上都是各種自制殺蟲劑的配方。

而店裏的殺蟲劑等,直接賣光,工廠加班加點生產,也都不夠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