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種最喜歡的 可以穩定繁育十代…………(第2/2頁)

一天左右就能完成了。

“要是種在我們農場,你也不用跑來跑去的了。”

“那還是別了,陸教授他們天天要做記錄檢測的,地裏還放著儀器、攝像頭啥的,可麻煩了。”

常玉婧搖頭,她幾天跑一趟,沒啥問題的。

“而且我過去,還可以去看陸教授他們培育的新品種,跟他們聊聊他們的思路,有的挺有意思的。”

常玉婧種地就有點隨心所欲,但陸教授他們就養養精確,對比不要太明顯。

據說今年用她種的地瓜育種的地瓜苗已經扡插了,培育的第三代也種下了。

陸教授還說,目前的變異指數還保持在2以下,且沒有其他的不·良狀態。

農業的研究是漫長的,試驗一個品種,往往需要多年的研究。

這個地瓜連種兩季,變異指數依然穩定,那這個地瓜就可以大規模投入種植。

即使只能穩定三五年,但這三五年食物不那麽匱乏的時間,就能給華國減輕非常大的壓力。

要穩定普通人的生活,國家花了多大的力氣,那是普通人沒法想象的。

兩人安靜坐了一會,衛呈晉又問她,“你這兩天抽個空,我們去茶山看看,可能快到采春茶的時候了。”

他還是很關心這事的,茶葉已經喝完了,單喝白開水總覺得沒味道。

常玉婧的嘴角一下子耷拉下來,轉身抱住抱枕使勁□□,“啊啊啊啊,春天怎麽那麽多活啊?”

她的尖叫聲嚇到了邊上躺著舔毛的兩只貓咪,它們同時擡頭看過來,一臉的懵圈。

酸奶翻過身,緩緩走過來,蹭了蹭常玉婧的手背,“喵喵”

常玉婧抱住酸奶,“酸奶,你真乖,還知道來安慰我了。”

酸奶前爪搭在常玉婧的手臂上,任她抱了一會,然後就掙脫開,跳到沙發椅背上,蹲在上頭繼續舔爪子。

“那再請人幫忙?我問問管理員,看看李洋和蘇平陽兩位隊長有沒有空。”

“晉哥,先別問,我們看看茶葉的生長情況再說。”

常玉婧喝了一大口紅棗銀耳湯,“吳大夫發來信息了,他說有興趣,明天上午過來跟我聊聊。”

“晉哥,你也要第二次針灸了吧。”她一臉糾結,“我沒法陪你去了。”

“我又不是小孩了,一個人可以的。”衛呈晉也慚愧,都他這身體拖累了,幫不上多少忙。

他想著大家都在忙地裏的活,要不把老杜再請過來幫忙做飯?

兩人有一下沒一下地聊著,沒多久,常玉婧就連打幾個哈欠。

衛呈晉催著她去休息,他打開手機,除了打工群的人,還有誰能叫來幫忙一段時間呢?

他想了想,在小群裏發了信息。

深夜,華國華南某處巨大的實驗室內還燈火通明。

一間封閉的操作間外,有十數人在翹首盼著。

這是國家的一間關於末世後異能力研究的實驗室。

在國外公布出他們自找了五行異能者的時候,其實華國也有相關方面的研究。

但華國並不是讓人去憑空獲得巨大的能力,而是研究如何增強本身的能力,或是研究這樣能力的極限。

周雲龍是一名植物基因研究員,在測出有種植師天賦後,卻無法在種植上有所施展。

後來他發現,他可以看出一樣作物繁育幾代後的情況。

經過數年研究,周雲龍這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最多可以看到一樣作物五代後的生長情況。

操作間的門打開了,周雲龍面色蒼白,冷汗涔涔,虛弱得不行。

“雲龍,怎樣?”準備好的醫護人員馬上上前給他灌藥劑,監測心電。

周雲龍的心跳很快,儀器一直響著,聽得大家也心驚肉跳的。

過了一會,周雲龍緩過勁來,他喘著氣說:“我看到了這株番薯後七代的影像,變異指數在4以內。“

旁邊一個老的教授驚喜道:“按這個遞增速度,那這個番薯種十代左右變異指數才會超過五。”

“十代,那就是五年,給我們的時間足夠了。”

“但是大家想一想,這個番薯是每一年都有的,一直種下去,到時間了就更換成新的一批,豈不是不需要擔心了?”

“番薯十代,玉米五代,水稻三代,綜合起來,還是種番薯最劃算。”

“南湖實驗基地這回可是立了大功勞。”

實驗室裏,大家都很高興。

做了那麽久的實驗,總算得出相對準確的數據了。

先把目前的糧食危機接觸,總是營養膏、營養液,誰都受不了。

沒有了這些顧慮,大家可以關心尋找解決的辦法。

既然已經能從變異能量種分離出兩股了,現在就差找到應用方式了。

關於未來,大家更加有信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