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0章 正旦

長安。

去年和前年的朝廷正旦之禮,都是在成都辦的。整個儀式前後幾日,朝廷上下既忙碌,又喜氣洋洋。

新生的漢室,在朝廷體制和諸多政令上頭,與桓靈之漢多有不同,更格外注重撥亂反正,以追前漢盛世的形象。故而,在禮儀上頭,也召集包括來敏、孟光、許慈等精通典章制度的儒生,竭力復原前漢時的諸多要求,不依當代。

這樣一來,諸多流程難免就繁瑣些。諸如儺戲、大朝會拜賀、文始五行之舞、群臣酒宴、百戲表演、天郊夕牲等一套套的上來,大約要延續五六日才能結束。

這一回的正旦禮儀,因為首次放在真正意義上的大漢國都,還有大批外國使節參與,故而來敏等人提前許久就開始下功夫。為了一些瑣碎的小節,孟光和許慈好幾次彼此攻訐,鬧得不可開交,說到底,都想給自己爭取叔孫通乃至董仲舒的地位吧。

只可惜真到了正旦之時,所有人的心思都不在儀式上了。當日聽聞曹軍突起精騎數萬,一路斬關落鎖直取長安城,城中瞬間擾亂。

亂世中的兵災何等可怕,關中人約莫是最清楚的。當年董卓挾裹皇帝入長安,然後呂布刺董,李傕郭汜傕等放兵擄掠長安老少,殺之悉盡,死者狼籍。

屍體遍布各地,引得野狗、鷲鳥成群盤旋,啄食腐爛內臟,惡臭數十日不消,掩藏在院落、枯井中白森森的骨骼,至今還時不時被發現。

許多長安百姓,始終都記得那些渾身散發血腥氣的士兵,他們穿著官軍的戎服,可做出來的事情,卻像是最可怕的野獸。

他們搶劫、淩虐、屠殺、縱火,他們貪婪而惡毒的眼神,毫無人性的所作所為,直到多年以後還是許多人最可怕的噩夢,是許多家庭妻離子散、日日哀慟追思的可怕源頭。

那場兵災之後,整個關中百萬軍民存者不足十一。而許多人在此後的數十年裏經歷的苦難,又勝似當年的長安。

這一回殺往長安的,固非當年李傕郭汜之流,可兵災哪裏會與人講道理!這幾年長安城中元氣稍復,百姓的日子也漸漸好過一些,家裏能有些積蓄,有幾件新衣裳,可如狼似虎的敵人一到……

經歷過、承受過苦難的人們,最是珍惜天下太平的曙光,也最害怕亂世再延續,最害怕那些可怕的野獸再度來臨。

盡管有司立即頒下教令,敦促百姓們不必慌亂,百姓們還是竭力與左鄰右舍相互打聽。他們最想知道的,是朝廷會如何應對,長安城可有失陷的危險。

好在很快又有命令傳達下來,說曹軍雖眾,不足為懼,丞相諸葛亮領兵出戰,足以破之。而朝廷歲首慶賀的一系列流程如舊,並額外向城中的耄耋、孺子分發了糧食賞賜。於是百姓們重又安定下來,只偶爾往官署聚集的所在走一走,確定官員們都還好好地待在城裏。

反倒是官員們知道的消息更多,憂心忡忡的人也更多。

比如光祿勛、後將軍李嚴。

以職權而論,李嚴應當是中都護、鎮軍大將軍趙雲的副手。但他畢竟遠不似趙雲那般在軍中威望絕倫,本身又是政務官員起家,非是行伍出身,所以具體的軍務處置上,常有被諸軍將校們忽視之感。

而在後軍的諸多事務上頭,又因為後軍的兩名副將丁奉、雷澄都是驃騎將軍雷遠下屬宿將,李嚴並不能如臂使指地指揮。二人早年在荊州時,與黃忠、甘寧也有淵源,故而諸多軍務定奪都很順暢,反倒是向後將軍的稟報有些流於形式。

李嚴對此當然是有些不滿的,但他又不願表現得與部下重將處不來。於是近來慢慢把日常的工作重心轉移到光祿勛的職務上,以求在皇帝面前,展現自家的才能。

畢竟他還年輕,而朝中地位比他高的重臣們……關羽、張飛、趙雲都年邁了,而諸葛孔明只諳文事、雷續之不在中樞。這樣看來,唯獨李正方兼資文武而又任皇帝的近臣,前途必然一片光明。說不定某年某月,能與諸葛亮、雷遠鼎足而三,亦未可知也。

李嚴堅信自己等得起,只需平流緩進,遲早會攀登到與自家才幹相符合的位置上去。

可李嚴萬萬沒想到,此番曹軍突襲長安,皇帝竟然完全不考慮光祿勛、後將軍在此,直接讓諸葛亮領兵出征!

這是什麽道理?這是什麽荒唐安排?

過去兩日裏,李嚴輾轉反側,吃不好,睡不著,有時候擔心前線的戰局,有時候卻又控制不住倍感失落,乃至憤恨的情緒。

諸葛亮身為丞相,統領天下政務,憑著皇帝的信任,簡直將丞相府、尚書台經營得水潑不進。那也是理所當然,畢竟皇帝親口說過,“如魚得水”嘛,只要皇帝在一日,天下間沒人能觸碰諸葛亮的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