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5章 計劃

雷遠專注地凝視著輿圖,將自己的計劃最後再推演一遍。

他想象著曹軍不斷南下,與關羽所部在漢水北岸惡戰的情形。他仿佛能看到,敵我雙方的將士彼此糾纏進退,他們發出驚動天地的喊殺聲,幾乎能化為實質,而使風雲變色。

荊州、交州兩軍聯兵作戰,各自迎敵的局面,在關羽奪取襄陽之後,就被打破了。此刻曹軍眼裏,交州軍只是一支被打得零散奔走,徒有滋擾之能的偏師而已,大敵只有關羽的荊州軍,而曹軍一切的布置,都只會針對著關羽。

前世雷遠並不喜歡歷史,所以他從沒有關注過,在另一段歷史上,關羽在江陵易手之後,為什麽會敗得那樣幹脆。在他的記憶裏,只有關羽水淹七軍、威震天下,再到江東背盟。這兩個節點之間發生了什麽,他毫無印象。

所以他來到此世以後,最關注的,無非是提防江東人和預備建安二十四年的這場洪水。

在襄樊戰事前,關羽和雷遠領著僚屬們反復斟酌作戰計劃。過程中,雷遠如同當年敦促提防江東那般,不厭其煩地嘮叨,提醒各部務必要做好應對秋季霖雨乃至漢水暴漲的準備。

現在,曹軍已經遭到洪水的慘烈打擊。

到現在為止,雷遠還不知道究竟有多少曹軍將士在洪水中化為魚鱉,或許一萬,兩萬,或許更多?他這幾日在淯水以東轉戰,每天都會看到埋在泥濘中被淹死的曹軍屍體,隨著洪水退去,這些屍體越來越多地露出水面,開始腐爛。哪怕雷遠已經被戰爭錘煉到心如鐵石,也常常為此感到驚悚。

曹軍在襄樊周邊的力量,被這場洪水削弱到了最低點,而荊州、交州兩軍幾乎毫毛未損。他們在洪水後的迅猛進攻,給曹軍造成了倍於洪水的損失,並攻取了襄陽。

哪怕是另一段歷史上的關羽,也不可能達成更大的戰果了。

問題是,僅僅如此還不夠。

雷遠對來到此世以後,對另一段歷史上的襄樊之戰作出過許多猜測。然而,直到雷遠自己親身參與這場大戰,他才真正接觸到了兩支大軍在襄陽周邊一次次的試探、爭奪、沖擊、應對;由此他注意到了一個關鍵的事實:

單純的一場洪水,並不能決定兩支大軍全力一搏的勝負。

對曹軍來說,這場洪水造成的損失固然沉痛,卻並沒到不可承受的地步。

數以萬計的將士折損了,但是曹氏背倚中原,依托過去數年裏建立的龐大兵戶體系,他們有足夠的後繼力量可以投入。在此關鍵時刻,曹氏的官員們想必也不會吝於壓榨百姓們,擠壓出足以支撐大軍的糧秣物資。

何況,聚集在宛城和新野的魏王本部並未經受洪水,而曹真、曹休等將也仍有余力。襄、樊危急,使他們全力以赴地向南進軍,力圖扳回局面。

襄陽城丟了,可樊城尚在,樊城以北的諸多軍事據點尚在,配合著曹軍的巨大兵力,這些據點仍足以控制襄樊戰場的廣大區域,並使曹軍能夠持續向關羽施壓。

在另一段歷史上,荊州軍的力量也是在洪水之後達到了頂峰。然而荊州軍再怎麽精銳,關羽再怎麽善戰,終究不可能以一州的力量對抗大半個天下。現在雷遠可以斷定,這個脆弱的頂峰,一定是被曹氏不斷投入的巨大力量逐次壓倒的。

更重要的是,洪水雖不能決定勝負,但洪水的影響卻深深地改變了之後的戰局。

在洪水逐漸退去的過程中,荊襄周邊一度連綿水域被高地分割,水面愈來愈淺,所以水軍難以發揮作用;而持續存在的大片泥濘和水泊,又限制了大軍的機動,使得兩軍對戰時兵力較弱的一方,難以大範圍地進退周旋,避實擊虛。

最終,關羽的荊州軍受益於水,也受困於水。當江東背盟的時候,關羽面對曹軍已經捉襟見肘,沒有任何辦法來應付。

雷遠相信,自己的推測一定很接近那一段歷史的真實。

因為此時他面對的,也正是這樣的情況。

曹軍洶湧而來,兵力鋪天蓋地,難以計數。魏王親自領兵,曹氏政權賴以威震中原河北的諸多宿將幾乎盡數隨行。

如果坐視其各部就位,則曹軍在襄樊周邊,將擁有左將軍於禁、右將軍張郃、後將軍朱靈這三名曹軍的中堅宿將;而襄樊以東有曹休,以西有曹真;正北面更有魏王帶著曹彰、許褚等無數猛將擇人而噬。

關羽不可能在控制襄陽局面的同時對抗這樣的龐大力量。哪怕他是萬人敵,也做不到。所以按照計劃,負責阻擊曹軍、掩護並支持襄樊戰事的,應該是雷遠的交州軍。

交州軍的行動一點也不順利。因為水勢的影響,雷遠未能及時集中兵力。數日前交州軍中屈指可數的重將賀松戰死,所部完全被殲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