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80章 口徑

船舶緩緩靠港,諸葛亮挺直腰杆,握了握羽扇的扇柄。

因為陸口一線的戰事尚在繼續,諸葛瑾來到江陵談判,並未大張旗鼓,全程都停留在江面船上,故而行蹤並不為外界得知。

也正因此,江陵上下除了關羽、雷遠和親近文武以外,他人只知諸葛亮前日抵達江陵,昨日不曾外出,而今日登船出巡,踏勘周邊戰場情形。

諸葛亮身為署大司馬府事的軍師將軍,在中樞事務極度繁忙的時候前來江陵,明擺著代表漢中王,負有極重大的責任。這也就難怪江陵城中諸多士人惶惑不已了。

諸葛亮下船的時候,便看到了他們。

約莫四五十人,其中諸葛亮熟悉的,有南陽名士張存、章陵豪族首領韓增、襄陽地方的經學耆老衛涇,還有較年輕些的南陽黃柱等人。

看到這幾張面孔,諸葛亮稍稍放心一些。他們這時來此等候,證明他們對自身乃至自己家族尚有信心,至少沒有直接參與潘濬的叛亂。這些人才能雖然有限,但在地方影響極大,只要將他們爭取在手,之後的事情,就勢如破竹。

荊州士人們一窩蜂地擁上來,迎接諸葛亮。

“處仁公,士元公,文經公。”

諸葛亮並不擺架子,先向張存、韓增、衛涇三人拱手,隨即再轉向其他人拱手示意。接著他便訝然問道:“亮初回江陵,正待公務稍歇之後,拜訪諸位,何勞諸君來此迎候?”

眾人覷著諸葛亮的面色,見其神色如常,面帶微笑,看不出有什麽潛藏的意圖。

張存、韓增、衛涇三人彼此對視一眼。

張存輕咳一聲,問道:“不敢勞煩軍師拜訪。我等來此,是近來聽聞關中戰局,傳言頗多,其中有些說法,甚是荒誕不經。我們皆知三人成虎之理,又擔心漢中王的安危,得逢軍師歸來,遂等候求問……軍師,關中那邊的局勢,可還順利麽?”

諸葛亮笑道:“原來是問此事?沒有別的?”

“自然沒有。”張存正色道。

“哈哈……好,好。”諸葛亮揮了揮羽扇:“關中戰局的具體情況,這幾日就會有正式的軍報頒至江陵。各位遲早都能看見。但既然各位關心,我此刻也有暇,先行告知無妨。”

張存喜道:“那,我們設了一帳,備了些簡單食物,還請軍師移步,細細分說?”

“請。”

一行人步行來到碼頭範圍以外,在一處帳中各自落座。

諸葛亮道:“諸位想已得知,關中之戰,我軍稍有失利,漢中王已率軍退回漢中。然則,在我看來,較之於所得,這失利無足掛齒,並不必憂慮;相反,更顯得漢中王勝券在握。”

“這是為何?”

“關中之戰裏,我軍雖折損不少,可計量曹軍的戰損,至少倍於我軍。而我軍依托漢川險阻,安然後退,曹軍並不能追擊。諸位請想,大王以區區一個益州,便能抗衡曹公親領、匯集八州精銳的鄴城精兵十數萬;此後益州之軍再度北上,曹公是不是又得盡出麾下精銳?此時荊、交二州有所動作,曹軍又何以匹敵?”

諸葛亮侃侃而談:“這一戰,讓曹軍認識到了我軍的實力,足以使之戒懼萬分。長遠來看,我軍或出關中,或出宛洛,在東西兩線都能進退自如,戰必取利;而曹軍的精銳中軍疲於奔命,往來應付……如此數載,天下事可坐定也。”

張存喜悅道:“原來如此。軍師所言,使我等如撥雲見霧,眼前開朗啊。”

眾人紛紛贊同,都道:“漢中王能克定禍亂,我們就再歡喜不過了。何況,還能共襄大業,真是萬分榮幸。”

張存站起身來,正色道:“自漢中王至新野,仁厚之名就遍傳九郡,引得荊州士人傾心歸附,勢若百川歸海。只這江陵城中,幾乎家家戶戶,都有漢中王的臣子,都為漢中王的大業效力。我想,漢中王但有所命,無論山高水長、艱難險阻,諸君都必定會竭盡所能,盡忠職事!”

眾人都躬身道:“處仁公說的是!”

不少人再窺諸葛亮,見他面色平和,微微頷首,各自都放心一些。

在場之人,都是荊襄本地有頭有臉的人物。

許多人投入玄德公麾下的時間,還在赤壁大戰之前,並不比諸葛亮晚多少。又有許多人在諸葛亮隨著叔父遷居襄陽的時候,伸出過援手,給予或多或少的幫助。

他們群聚在此,又非正經的公務場合,諸葛亮也不好翻臉,更不好把某些言語放到明面上講。

且張存此刻所說的言語,已經頗具誠意:

江陵城險些被打破,荊州士人難辭其咎,果然需要承擔責任的相關宗族,哪怕流徙千裏、山高水長也認了。只求諸葛亮看在往日情份,看在玄德公仁厚名聲的份上,不要將這事公開處置,給眾人留一個繼續效力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