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14章 襄樊

與此同時。

益州,涪城。

這座城池通過北面的江油,可以抵達高原邊緣武都、陰平兩郡,與諸多羌胡部落聯絡;而通過東北面的梓潼,則可以通往漢中、巴西等要地;往東南,經涪水直下墊江,順流可往荊、揚;西南面則有開敞大路直通綿竹、成都。

以交通便捷而論,此地可以說是益州的核心所在。漢中王入駐成都以後,連續數年動用上萬人力修繕擴建這座城池,在此地增設了規模巨大的軍械庫和軍營。

關中之戰開始後不久,軍師將軍諸葛亮離開了成都,進駐涪城,以便直接掌控北向的人員、物資調動,有效做出支援。這般過了一陣子,諸葛亮又向成都致書,說軍務繁雜,須得宿將襄理,所以想請左將軍雷遠往涪城一行。

對此沒誰提出異議,以雷遠的名望,他既然在中樞,接受諸葛亮的邀請作為軍事上的參謀,再正常不過了。雷遠當即啟程。

成都到涪城的一路上,他還不斷收到關中軍報,這些都是呈遞給諸葛亮的。而每一份送到諸葛亮案頭的情報,諸葛亮都會令專人謄抄副本,呈給雷遠。

這一日夜晚,雷遠趕到涪城。剛落腳下來,便取出今日的軍報來看。

雖然屋內安靜,可雷遠卻仿佛從軍報中讀到了金戈撞擊和鐵馬踏地的轟鳴。他反復看了幾遍,又從身後的櫃子裏取出前些日子的軍報再三揣摩,最後將軍報小心的收起。

他深思片刻,按劍起身,站到檐下。

這是一座位於涪城北面地勢較高處的府邸。站在這座偏廳,便可以看到城中刁鬥森嚴的連綿庫房,看到軍旗颯颯的營地。營地間,還有全裝貫帶的軍士手持刀槍,沿著固定的路線往來巡邏。

這支軍隊合計有一萬五千人,是玄德公控制了荊益兩州之後逐步建立起的預備隊,主將是後將軍黃忠,副將是橫江將軍甘寧。一萬五千人當中,除了這兩將的本部以外,還有從各地輪班抽調來參加訓練的人馬。這種抽調、輪訓,本身便是漢中王對麾下各州之軍整體磨合的一個有效手段,而參與整訓的將士往往能得到中樞的嘉獎和提拔,也都樂於參與。

雷遠與諸葛亮在魚池會談後,同樣飛書往交州去,要求從交州軍中挑選適當的人選,組成千人規模,擇日前來涪城。

區區千人雖並不起眼,卻代表了雷遠緊密尊奉中樞的態度,也展現了交州並無劃地割據、自行其是的意圖。在諸葛亮與雷遠再次達成默契以後,此舉也可以被看作雷遠進一步融入漢中王軍政體系的表現,對於成都城裏某些人的過分多疑,會是個很好的回應。

但眼下,雷遠並沒在這裏見到黃忠甘寧二將,也沒有看到他們的部下。涪城的營地除了少量巡兵以外,大體是空的。

黃忠和甘寧,連帶著應該駐紮在此的一萬五千名精銳將士,都已經離開了。

“計算時日,今日興霸將軍所率的前部當能趕到長安周邊。”諸葛亮的聲音在雷遠身邊響起:“希望他們幫上大王。”

雷遠微微吃驚:“這才十五日!”

諸葛亮頷首:“軍情如火。”

從漢中發兵關中,沿途轉運艱難。漢中王此番動用六萬人進入關中,看似兵力不甚雄厚,但成都中樞為了保障後勤,已經費盡心力。

成都固然有穩固的後勤基礎,漢中也有屯田。可再多的物資,總需得轉運到前線才能發揮作用。偏偏漢中與關中之間的山間孔道承載能力天然有限,哪怕調動再多民伕,安排再多邸閣,最終難免受限某處狹窄棧道。有時候幾根樁基動搖,就會阻遏一支車隊數個時辰。

昔日曹軍夏侯淵部從關中入漢中,數萬大軍越打越少,關中方向卻沒有給予足夠的支援,是不能也,非不為也。如今漢中王從漢中入關中,主客易勢,當年夏侯淵所面臨的難處,一樁樁地都會被漢中王碰到。

諸葛亮雖然在外並不顯得急躁,但他冥思苦想,徹夜忙碌的情形卻瞞不過雷遠。

而現在,他在這樣緊張的條件下,竟能調度一萬五千人從涪城出發,並使其前部只用十五天便到長安城下?

雷遠著實佩服。

但雷遠是經驗豐富的武人,他隨即想:再怎麽樣妥善安排,道路條件擺在這裏;要運人,總得大幅擠占糧秣軍械的運力。粗略心算便能了解,在黃忠所部北上之後,關中諸軍的物資儲備將下降到非常危險的程度,至少是沒法支撐大戰延續了。

他問道:“關中戰局既然不利,何不盡快退兵?”

“大王對戰局確有猶疑,之前不是已經調吳懿等人沿渭水設陣,作退兵準備了麽?”諸葛亮嘆了口氣:“士元則來書詢問,以此刻漢中的運輸供給能力,是否可以調派更多援軍入關中,他需要援軍來支撐他打一個勝仗……只要打勝,他就可以掠曹軍的物資為己用,物資供應的難題便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