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心慈手軟的好人(第2/2頁)

楊氏心裏正煩著呢,但韓玉成位高權重又不好不見,只好命下人將碎了一地的碗碟收拾好,再請韓玉成進來說話。

——

白錦扶那邊進了宮,隆慶帝在禦書房等他,本以為隆慶帝是要找大臣們一起商量太子謀逆一案,沒想到隆慶帝卻是單獨召見了他。

今天沒有早朝,隆慶帝坐在書桌後,身上只穿著常服,一.夜過去,老皇帝臉上的皺紋似乎又多添了幾條,原本銳利的雙眸似乎也添了幾分渾濁,無一不昭示著這位已愈古稀之年的老人在經歷了這場父子反目的風波後,身體已經越來越差。

隆慶帝擺手讓白錦扶坐下,端起茶杯喝了口參茶,不緊不慢地道:“朕打算將太子謀逆案交給你來主審,你意下如何?”

白錦扶思考了下道:“多謝父皇信任兒臣,但此案關系重大,兒臣之前又並沒有審案子的經驗,怕做不好辜負了父皇的期望。”

隆慶帝放下茶杯,“你不必擔心沒有經驗,朕自會給你尋幾個幫手協助你審理,這也是對你的一次歷練,你須好好把握,不得偏私也不得瞞而不報,明白嗎?”

白錦扶起身行禮,恭敬地道:“兒臣遵旨,兒臣一定會秉公辦事,不負父皇所托。”

“以後只有我們父子在的時候,不必這麽多禮,坐下。”隆慶帝含笑看著白錦扶擺了擺手,轉而又問,“對了,朕聽人說前晚在金鑾殿前面,是你一箭將烈王給救了,可有其事?”

白錦扶做出一副慚愧的樣子,“兒臣箭術不精,不過是看到有人要殺五哥情急之中才射了一箭,能救下五哥完全是僥幸而已。”

隆慶帝搖頭道:“不管是不是僥幸,你救了他是事實。”

白錦扶眼神真誠地望著隆慶帝道:“五哥對兒臣以前多有關照,如今他有難,兒臣自然也該盡力相助。”

隆慶帝沉默了一會兒,又問:“你救老五是因為他以前對你多有關照,但無忌從前那般輕慢你,你後來為什麽又救了他?”

白錦扶明白隆慶帝這麽問是在試探他,現在要是說什麽以德報怨那就過於虛偽了,不過好在他當時救烈王和段無忌的時候就已經想好了該怎麽應對的說辭。

“回父皇,兒臣與無忌之間的確多有誤會,關系不睦,之所以會救他,不是因為別的,只是怕父皇傷心。”白錦扶徐徐道來,“大哥和無忌是犯了滔天大錯,但我們畢竟是一家人、親骨肉,我不能眼睜睜看著他們走上絕路,而且父皇您如今有了千秋,若是再經歷喪子喪孫的打擊,兒臣擔心您的龍體承受不住。”

隆慶帝聽他說完,一連陰霾了多日的臉色,終於露出一絲欣慰的笑意,“你是個心地良善的好孩子。”停頓了下,話鋒一轉,“可現在朝堂上群情激奮,大臣們紛紛上奏要求朕按律嚴懲太子和皇太孫,依你看,朕該怎麽處置?”

若是按律嚴懲,太子和皇太孫都逃不了一死,白錦扶哪裏會聽不懂,隆慶帝這麽問他的意思,老頭子顯然是不想讓太子和段無忌死。

白錦扶裝作沉思了一會兒,緩緩道:“兒臣以為,法理不外乎人情,大哥和無忌固然是有錯,但他們起碼對父皇您還是有敬畏之心的,說句大不敬的話,那天他們已經攻下皇宮,本來只要直接沖進您的寢宮逼您寫下退位詔書便可成事,但他們沒有,說明還是良知尚存。所以兒臣覺得與其天人永隔,將來後悔無用,倒不如給他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白錦扶邊說邊觀察著隆慶帝的表情,見隆慶帝眉頭逐漸舒展開,雙眸半闔微微頷首似有贊同之意,便知自己所言正中其下懷。

隆慶帝顯然是想給太子和段無忌一條活路,之所以不和其他人商量,只單獨詢問白錦扶一個人,自然是別有深意。

在經歷了一系列骨肉相殘、父子反目的打擊後,隆慶帝對下一任皇帝要求已經變成可以平庸甚至可以無能,但一定得仁慈良善,不會做殘害手足之事。

這張龍椅,太子一脈已是無望,但假如傳給烈王,烈王和段無忌有殺子之仇,等烈王登基,必然會對太子父子趕盡殺絕。

若是隆慶帝眼睛已經閉上,管不到身後事也就罷了,可他現在還活著,就難免不要為子孫後代打算。

老頭子現在只剩了三個兒子,不能傳位給太子和烈王,那還能傳給誰?

答案不言而喻。

這也是為什麽白錦扶當時沒讓段無忌殺了烈王,也沒讓段無忌自刎的原因,他得讓隆慶帝相信自己是個心慈手軟的好人。

商議完了事情,白錦扶起身正打算向隆慶帝告退,突然有個內官進來稟報:“皇上,寧安侯府派人進宮傳信,說寧安侯已經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