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85章 小東西意義不小

有冰塊,有雪糕。

這個夏天雖然炎熱,但是卻比往年要過的舒服一些。

李寬在觀獅山書院的遊泳池裏遊了半個時辰後,舒服的在旁邊的躺椅上趴著。

本來還想拉著程靜雯一起過來的,不過她死活都不肯。

沒辦法,李寬想要在水裏面嘗試一些新東西的想法還沒有行動就死在了萌芽裏了。

“王爺,按照您說的方法,格物書院已經整理制作出了一套新的計量器具,現在就擺放在格物大廈裏。”

李寬來到了觀獅山書院,許敬宗不管是手頭上在忙什麽,都會在跟前車伺候的。

“哦,已經好了嗎?那我們過去看看吧。”

大唐的計量單位,不管是長度還是重量,都有點亂,並且缺少一套天下公認的標準,搞得李寬很不習慣。

在之前,不習慣就不習慣,影響倒也不是很大。

但是伴隨著各個作坊的不斷發展,特別是流水線作業在各個作坊當中推廣之後,因為品質不達標而報廢的零件就多了起來。

而其中一個根源就是計量制度的不合理。

所以,李寬很直接的把後世的那一套計量單位拿了出來。

至於各個單位的標準,比如一米到底多長,一千克到底多重,他就交給了格物學院的學員了。

“楚王殿下,這就是一米的標準。”

當李寬來到格物大廈的時候,李諺已經在那裏等候了。

看來許敬宗在找李寬之前就提前安排了。

“看上去還行,用黃金制作一個米尺,倒也是個好選擇。”

李寬當初解釋米的長度的時候,大概形容了一下說自己就是一米七五左右。

雖然許敬宗和李諺當時都不理解為什麽李寬這麽給米下定義,不過還是基本上按照這個標準來制作的米尺。

沒有光譜,也沒有激光,現在根本就不可能跟後世一樣準確的定義一米。

與其這樣,反而不如人為的創造一個米的標準,以後大家就按照這個標準來制作各種米尺等長度量器得了。

“王爺,書院裏已經根據這個米尺標準,制作了各種一米的尺子,隨時可以下發給各個作坊,並對外推廣。”

許敬宗辦事還是很靠譜的,已經把李寬想要做的事情都給提前搞定了。

“楚王殿下,米尺是制作出來了,不過我們還有一個問題,像是分米、厘米,甚至是毫米,我們都能比較準確的表現出來,但是那微米……我們現在還沒有討論出怎麽測量。”

李諺倒是有一說一,有二說二,把自己沒有做好的地方也說出來了。

“這個後面再搞也可以,不過本王有一個想法,一微米太小了,沒有辦法測量,但是我們可以先考慮怎麽測量一百微米。這一張尺子上沒法直接測量,我們可以考慮是不是在尺子上增加一個可以移動的標尺進行輔助呢,通過兩者結合來提高測量精度。”

李寬雖然用過遊標卡尺,但是對於它的測量原理已經忘得差不多了,只能簡單的給李諺他們一些提醒,看看他們什麽時候能夠把遊標卡尺給搞出來。

那樣的話,測量精度就至少可以提高一個單位等級,意味就非常重大了。

緊接著,李寬在看了一圈重量、容量等測量工具的實物,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改善意見。

然後便拿著這一套東西去了大明宮。

“寬兒,你今天來找朕,就為了這些事?”

李世民聽了李寬的來意,覺得有點意外。

一直以來,李寬都是屬於那種無事不登三寶殿的,主動找李世民的次數非常少。

而一旦找了,往往都不會是小事。

“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秦始皇雖然很早就統一了計量單位和文字、禮儀,但是各個朝代對於長度、重量的標準,仍然很模糊。就比如一尺,不管是秦漢還是三國魏晉,亦或是前隋和我大唐,都不完全一致,這就會導致很多的問題。”

看到李世民顯然沒有充分意識到自己搞出來的這個東西的意義,李寬只好解釋一番。

“什麽問題?這幾把百年來不都是好好的嗎?”

李世民的這個觀點,基本上是代表了所有人的觀點。

當然,別認為下九流的匠人是否同意這個觀點,是沒有人在乎的。

而偏偏匠人才是對統一的計量單位的重要性體會最深的一群人。

“陛下,我大唐國力遠勝秦皇漢武,以前沒有問題,並不表示現在沒有問題。”

李寬不輕不重的拍了一個馬屁,李世民聽了不由得心中暗自竊喜。

“朕做的還是不夠,寬兒你這話有點過啦。”

李寬:……

老李?你的笑容已經出賣了你的真實想法啦。

“陛下,一點都不為過。隨便舉個例子,這長安城到涼州,還有長安城到洛陽的水泥路,有哪個朝代比得上?再比如,單單一座長安城就有人口超過百萬,這也是秦漢時期不曾達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