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第2/2頁)

去年植被減少,京河曾發生過兩次小規模的揚沙沙塵,今年則從揚沙直接跳到了強沙塵暴。

許娟想了想,給家裏打電話。她和老公身子骨硬朗,但家裏還有兩老人一個孩子,老人和孩子都有輕微哮喘,她主要提醒三人這段時間戴好口罩。

“你看雲省這邊,這兩天發現了不少酸雨病。”王寶剛用手機刷著新聞。

自哈爾瑪風暴開始,酸雨病是全球最常見的病症,這種病不傳染不死人,但咽炎支氣管炎就像慢性刮骨刀,還不確定有沒有其他副作用。

龍南中南是全國森林面積最廣的兩片地區,現在兩地植被腐蝕,這引得兩地環境差異天大,兩地居民因環境不適應,是酸雨病的主要爆發區。

上午十點,王寶剛將車子開到車站,車站乘客烏泱泱的上來。

“大家往後擠一擠,松一動。”王寶剛十分熟練的維持秩序。

“三月十一日,龍夏氣象局發布橙色預警,提醒甘省京河等中部地區做好沙塵天氣預防。”

“三月十一日下午三點,龍夏氣象觀察站監測出超強季風團……”

……

在接下裏的兩天裏,龍夏氣象台發出多條天氣預警。

“沒經歷過沙塵天氣的漢子不算北方漢子。”

“我記得前幾年那會,去外面逛一會一層沙。”

“現在植被少了,我估計以後年年沙塵天氣了。”

………

沙塵天氣主要由植被減少,土地沙漠化引起。這兩年的植被已經不能用減少形容,而是直接的災難化。

在今年年初,有不少居民猜測今年會有沙塵暴,以至於大家看到沙塵新聞第一時間,有一種終於來了的平靜感。大家平靜歸平靜,還是有不少居民囤好了口罩帽子,隨著電視新聞的反復提醒,大家都感覺這兩天天氣陰了不少。

“太涼了。”三月十二日淩晨五點,王寶剛風塵仆仆的來到公司辦公室。今天新聞氣溫十二攝氏度,冷倒不算冷,但路上是嗖嗖的涼風。

西寧站早班車是早上六點,王寶剛打卡簽到,就去公交車上等著。五點五十,許娟戴著口罩帽子上車。

許娟剛剛上車,直接抱怨:“太涼了!”

她是騎自行車過來的,路上風像刀子在臉上一寸一寸的刮著,她還是第一次區分冷和涼的不同。

“吃沒吃早餐?”兩人聊了一會,許娟從包裏拿出煎餅果子。

“吃過了。”王寶剛一邊拒絕,一邊打量四周。

可能是天冷起霧,附近建築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他沒感受到沙塵暴,倒是先感受大霧天了。

十分鐘後,602路正式發車。

西寧村位於京河郊區,這裏有大規模的城中村和新建小區,車上乘客也大多以京河上班的白領藍領為主。

“新聞預報有強沙塵暴,咱們這是好幾年沒沙塵爆了吧?”

“我記得剛畢業那會比較多,這兩年治的挺好。”

“你說咱這好不容易治理了,又被動沙塵暴……”

……

車上都在討論這次強沙塵暴。

強沙塵暴天氣不易出門,但大家作為普普通通的上班族,不出門上班完全不可能。大家嘮了一會,好奇的看向車外。正如大家閑聊那樣,京河已經五六年沒有出現強沙塵暴,一些剛從南方畢業的學生更是連浮沉揚塵都沒看過。

大家認真的盯著外面。現在外面的天氣能見度極低,路上是一些行人和上班車輛,車外是濃濃的大霧。

公交車走走停停,外面的天氣也越來越亮。

“看著還行。”有南方乘客盯著外面。

今天天氣涼,外面雖看著陰了一些,但沒有電視新聞裏的恐怖。

“樹死了,好歹還有一些樹幹樹杈擋著,不會說強沙塵暴就強沙塵暴。”

“聽說龍北和甘省建了灌木防護林,明年應該好點了。”

……

乘客們相互討論著,只是討論到一半,他們看到一卷明顯的強風從北面吹來。

強風就像電影版的龍卷風。隨著強風靠近,大家感覺車外空氣完全成了黃土色,車外行人努力拉著帽子,有一些塑料袋從地上卷起,他們還看到一個瘦小女生努力抱著大樹。

沙塵暴說來就來,沙塵天也說變就變,大家第一次感受到狂卷黃沙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