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第2/2頁)

他們種的是一批珍珠梅,這些植物耐寒耐陰,能在排水良好的砂制土壤中生長。林業局種好後,帶著工作設備離開,老韓留在基地觀察數據。

長駱鄉小屋距基地二十多公裏。在接下來的一個月裏,周海都會騎著摩托來基地,他除了偶爾打牌,其他時間是在基地裏觀察。防護林之前也有大片的珍珠梅,去年龍北雪災,珍珠梅一夜之間全部腐蝕,現在除了一些幹朽的斷枝,周海已有一年沒見過珍珠梅。

十月十三,周海再次來基地觀察,他看見基地土壤裏長出一株綠綠的嫩芽。

“老韓!”周海大喊。

“幹啥?”

“你過來!”

“來了。”老韓嘟嘟囔囔的出門。

此時珍珠梅基地,周海正全部重心的趴在地上。

“怎麽了?”老韓嚇了一跳。

“這些珍珠梅是不是發芽了?”周海指著面前的嫩芽問。

“好像是……”老韓連忙打開攝像機記錄。

珍珠梅發芽了,如果十三號還是小嫩芽,那麽接下來的兩天裏,小嫩芽變成了成片嫩芽。

十五號下午,林業局其他人員帶著各種設備過來,根據林業局和農業局的共同檢測,這些珍珠梅發芽了,長勢和土壤適應要比想象中更加出色。

林業局把這一結果發給省裏,經過省技術組調查,遼省決定:正式種植長駱鄉灌木。

“活了!”老韓激動的來回轉圈。他雖叫老韓,但今年剛剛二十九,因這裏荒漠貧瘠,他不止一次懷疑灌木項目的可行性。現在項目取得成功,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激動!

老韓激動的看向周海。

“活了。”周海握緊拳頭,他跟老韓一起分享珍珠梅發芽的喜悅,接著看向防護林的方向。現在珍珠梅種活了,也不知道防護林還有沒有起死回生的可能……

……

“十月十八,遼省正式種植長駱鄉灌木林,這是全國第七個防風灌木基地。”

“十月十九,馬裏三萬噸蝗蟲運到深市港,生物肥料平穩運行。”

“十月十九,京河羅海等二十個直轄省會開始市政種植,此工程預計緩解七萬居民就業。”

……

在接下裏來兩天裏,電視上全是長駱鄉和其他地區的種植新聞。

現在包括長駱鄉在內,共有七個大型灌木基地,因是生物肥料的特殊土壤,這些基地在種植的同時,也會進行進一步的實地研究。除了防護林種植,各種市政花卉也在嘗試性的種植……

……

“大家小心一點,不讓把花弄亂了。”

十月二十日上午,昆山花卉市場,鄭雲傑指揮工作人員搬運花卉。鄭雲傑是馨月花店老板,之前龍南暴雨,昆山花市一夜之間成為花的海洋。之後暴雨退去,花市因酸雨腐蝕變的零零碎碎。這之後,昆山實施改花種地政策。

鄭雲傑是第一個吃螃蟹的,因承包了十畝紅薯地,這兩年零星賺了二十多萬。紅薯生意不差,但作為一個愛花的文藝青年,他每次想到馨月花店,還是十分難受。現在市面上有賣花的,這些花都是無酸雨的大棚培育,一朵玫瑰成本從以前兩元漲到了二十八元。

他沒事時都會去花卉大棚轉悠,因太喜歡養花,就在他猶豫要不要入股花卉大棚時,龍夏生物肥料的新聞發出。在看到新聞的第一時間,他內心只有一個想法:花店有救了!

這半月,他聯系了多家蝗蟲養殖基地,又聯系了花卉市場,接著便有了現在場景……

“開店了?”十點二十,隔壁老板走了過來。

“你也開了?”鄭雲傑朝他花店方向瞅了瞅。

“上午剛進了一批百合。”花店老板的紅薯地跟他挨著,兩家雖賺了不少,但幹了一輩子的花店生意,還是花店開著舒心。

上午十一點,工作人員忙完後,鄭雲傑和花店老板關店出門吃飯。

昆山花卉有三千多個商戶,這一路上,兩人見到不少花店重新開業,這些都是花店的老面孔,大家都是看著蝗蟲肥料可行,決定用蝗蟲肥料養花。

“蝗蟲肥料要漲價了。”花店老板調侃。他話雖這麽多,但蝗蟲養殖並不是復雜的技術,有需求就有市場,這一個月,昆山市郊已經新建了二十多家蝗蟲基地,蝗蟲肥料價格還在承受範圍內。

半小時後,兩人來到一個常去面館。

花店老板掏出手機,他正準備AA付賬,在看到手機界面那一刻愣住了。

“怎麽了?”鄭雲傑好奇。

“你看看。”花店老板把手機遞給鄭雲傑。

鄭雲傑接過手機。此時新聞推送:【新蒙兩省牧草取得大面積成熟。[圖片][圖片]】

新蒙兩省是全國牧草試種省份,現在距兩地牧草播種已經過去兩個半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