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4章 籌集錢財,各國來犯

魏長義的死,沒有掀起半點波瀾,據說他是死於余震造成的房屋垮塌,至於他堂堂一個世子,本身又是習武之人,為何會如此毫無防備,除了魏安侯府,也沒人會關心,災難當前,死的人太多了,甚至沒幾個人有空前往吊唁,魏長義就這般無聲無息的退出了歷史舞台。

平陽城的狀況比他們想象的還要嚴重,整個城池都變成了一片廢墟,包括平陽府衙,城外的狀況更糟,大部份的村莊都依山傍水,地震造成山崩地裂,村子不是被垮塌的山體直接掩埋,就是被洶湧的洪水徹底吞沒,容徹帶人抵達的時候,看到的只有廢墟和屍體,那副景象,用人間煉獄來形容也毫不為過。

朝廷收到容徹親筆奏報的第一時間就將已籌集的糧草和藥材送了過去,因為葉昭的反復提醒,容徹在奏報中還特別注明了,平陽城鼠患猖獗,是以,葉昭用最快的速度,打包好了所有自己和工廠炮制的藥丸,跟糧草一起送往平陽城。

平陽城毫無疑問就是震中,以它為中心,方圓三百裏左右的城池都有不同程度的災情,唯一值得慶幸的是,這個時代人口並不密集,城與城之間的距離都比較遠,重災區不到五個州府,其余城池跟京城差不多,只是一些年久失修的房屋垮塌了,城墻倒是沒有損毀,傷亡比起平陽城來說,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商戶三代內不能入仕在我看來本就有失公允,說句不太好聽的話,在座諸位,誰家裏沒有幾個鋪子啥的?難道這就不算從商?你們都可以經商,為何又要剝奪別人入仕的資格?商人本人的確不適合入仕,他們的親人孩子為何不行?我現在也不是非要推翻律法,只是朝廷需要錢,而商戶大都有錢,我們接受他們大筆的捐贈,賜予一兩個科考名額又有何不可?名額只是名額,能不能借此入仕,還得看他們有沒有真本事,若是有,那就是妥妥的棟梁之材,於朝廷而言,難道不是好事兒?”

禦書房內,皇帝高坐在龍椅之上,內閣和六部重臣分居左右,站在太子專屬位置上的葉昭面容嚴謹,一席話說完,誰都沒有馬上吱聲,不是他們膽子小,不敢招惹他,主要是這段時間被他懟得有點兒懷疑人生了,不管他們說什麽,他都能舉一反三,懟得他們啞口無言。

需要賑災的地方太多了,各地官員一天幾封奏報上請朝廷援助,國庫好不容易積攢的那點兒家當,短短時日就揮霍得差不多了,沒有錢還談何賑災?是以,葉昭再次提出以科考名額換取商戶大筆的捐贈,這一次注定不可能像上次一樣,只接受極小部份商戶的捐贈,不會給科舉帶來太重的壓力,內閣和六部大不多數人都表示反對,也就有了葉昭再次不留情的質問。

“非常時期必須得有點非常手段,老臣以為太子妃所言有理,前朝遇到重大災情的時候,朝廷為了籌錢,甚至不惜公然捐官賣爵,我們只是用科舉名額換取錢財,並無不妥。”

良久的沉默後,老首輔率先發言,或許是這段時間被某人荼毒得太多了吧,他想得倒是很開。

“臣也贊同,不是臣見錢眼開,你們不當家不知道鹽米貴,現在籌集糧草藥材,協助百姓重建家園,哪一樣不要錢?要不是商務部大量售出琉璃,國庫早就撐不住了。”

緊跟著表示支持的是戶部楚尚書,任何時候他都可以摳門兒節省,唯獨現在不行,這就導致銀錢嘩啦啦的往外流了,再不尋求大筆資金充入國庫,他真的不知道該從哪兒去變出錢來籌集物資了。

“可是,一旦敞開了賜予商戶科考名額,那律法不就如同虛設了?”

刑部尚書也有他的考量,雖然私心裏,他也覺得這的確是最快籌集大筆資金的好辦法,數月前新農械普及就已經證明過了。

“是啊,朝廷公然拿科考名額來買賣,對於那些十年寒窗苦讀的學子,是否也有失公允?“

負責掌管科舉的吏部尚書緊隨其後,如果可以,他又何嘗願意跟太子妃唱反調?他的提議的確可以讓他們現在一時爽快,可以後呢?他們要如何收尾?

“既要馬兒跑,又不給馬兒吃草,那是人能幹得出來事兒?拿了商戶的捐贈,卻一點回饋都沒有,以後誰還會信任朝廷?我知道你們擔心什麽,不外乎就是怕讀書人鬧騰,他們有本事鬧,難道就沒本事憑才學幹翻商人子嗣?朝廷需要的是真正有才學的人,不是只會埋頭苦讀的書呆子,如果他們非要鬧騰,那就取締商戶三代內不能入仕的律法。”

搶在其他人開口之前,葉昭再次脫口,有皇帝的支持,他自入朝以來就肆無忌憚,沒少得罪人,不過他的每一次倡議,都是從朝廷和百姓出發的,也讓人恨不起來,最多就是越來越忌憚他那副銳利的嘴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