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敢當(第2/2頁)

看了那份案卷後,林瑯十分清楚,崔家的貪婪和欲/望,才是導致崔家覆滅的關鍵原因,而崔晴柔與祁王的私情,以及他們二人生下的孩子,則是促進崔家走向滅亡的導火索。

只是他見不得崔晴柔至今還毫無悔意,逃避自己的責任,還恨對方當初對他的隱瞞與挑唆,才會選擇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特意刺激她。

說完便轉身徑直離開的林瑯沒再理對她,任憑陷入瘋狂境地崔晴柔變得更為失態,大聲咒罵不止。

不過留給她的時間不多,很快就她與她的子女就被提出大獄,一同被判斬立決,這是崔晴柔怎麽都沒想到的結果。

她原以為,在朝堂上下根基不深的皇上,與那個農家老太婆出身的太尊都是膽小之輩,不敢對他們這些人下死手,頂多也就是與成王一案般,將他們流放出海。

崔晴柔不知道的是,此一時彼一時,成王一案曝出來時,為免給他們這些還沒曝出來,對皇皇位虎視耽耽之輩,留下可趁之機,陳鳳琪和安常煦才不得不多有隱忍。

可是隨著李常欣在北疆立穩腳跟,用一場無可爭議的大勝,將蠻族打殘,不敢再來擾邊,在軍民心中獲得極大威望的同時,也順利將定北軍徹底掌握在手中後,他們已經不用再處處顧慮大局。

接到李常欣再次擅自調兵離開駐地,前往燕北行省,打算阻擊衛山軍的消息,安常煦再次感到有些頭大。

雖然他現在已經非常認可李常欣的軍/事能力,可是但凡涉及到戰事,他還是不可避免的會為對方感到憂心不已。

“奶,這可怎麽辦啊,常欣這個記吃不記打的家夥,又幹出這種擅自調兵的行為,早知道她不顧北疆將要進入冬季,也非要摻和進來,我們還不如直接給她下調令。”

陳鳳琪嘆了口氣道。

“肯定是因為聽說你遇刺的事,被氣得太狠了。”

被氣到連大將軍之位都顧不上,也要堅持去會會膽敢派人刺殺的安常煦的人,上次為了她遇刺的事,李常欣就被氣得不輕,要不是成王一系都已經被送走,她指不定會做出什麽報復行為。

正因知道對方會有此舉的原因所在,安常煦才會感到懊惱,他也不忍心總看著對方被罰。

“奶,我現在趕緊補一份調令,如何?反正連範志高在內,兵部這次被拿下了一大批人,我想補份存档,應該無人敢反對。”

整個兵部現在都處於如覆薄冰、小心翼翼的狀態,絕對是他這個皇帝說了自,想要動點手腳可以說是輕而易舉。

陳鳳琪卻毫不猶豫的反對道。

“無規矩不成方圓,你可以設法將某些規章制度改變得更為合理,但是你不要總想著要帶頭破壞那些規章制度。”

“反正常欣既然敢做,就要敢當,想必她自己也已做好接受處罰的心理準備,你用不著在這裏想著要如何為她遮掩。”

安常煦還做不到凡事都能理智處理,即便知道他祖母說得對,還是忍不住想要掙紮一下。

“奶,從常欣能以那麽小的傷亡,取得那麽大勝利的戰事上,就能看出她並不是一個沖動行事的人,您再三強調的那些,她都有聽在心裏,而且盡量在實踐中努力做到。”

“祁王在東河府自行稱帝,我調她過去幫忙平叛,也是應該的,還可以說成她是接到我下的密令。”

陳鳳琪知道他一心想為李常欣開脫,為對方減免處罰的想法,有些無奈的嘆了口氣道。

“我又不是一心針對她,你不用這樣,這次的情況不同,你且放心,用不著你做什麽多余的舉動,只要常欣能配合鎮南軍拿下東河府,朝堂上的那些大臣都不會允許我們重罰她。”

安常煦聽到這話時,心中還有些不解,對於那些特別熱衷於盯著武將,喜歡給武將找麻煩,以突顯自己的存在感的文臣而言,怎麽可能會放過這種可以借機給李常欣找茬的機會?

可是接下來發生的事,卻再次印證了陳鳳琪的判斷,隨著定北軍配合鎮南軍,對衛山軍進行兩面夾擊,給衛山軍帶去巨大壓力的同時,祁王臨時選定的‘都城’中百姓不僅不擁護他,還不時的制造事端,為城外的鎮南軍和定北軍提供隱蔽通道。

隨著進入‘都城’的精兵強將越來越多,衛山軍的處境變得越來越艱難,剛自立為帝不到半個月的祁王,就死在他頗得他信任的心腹手下手中,成為對方打算用來邀功的功績,想當皇帝的美夢徹底破滅。

即便這人的想法沒能實現,很快就死在其他人手中,也成功導致陷入群龍無首狀態的衛山軍,來不及正面與對手來場對抗,就選擇主動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