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給錢就行(第2/3頁)

看著眼前這個本已與他達成合作,卻臨陣改換立場的同僚,範高志被氣到兩眼差點憤火,想不能這人怎麽能這麽不守信義。

羅次輔卻在心中嗤笑對方的不識時務,沒看到太尊說出她的安排後,皇上就差要大聲怒吼出自己的不贊成,卻只能神情黯然的坐在那裏一字不發,就知道在這件事情上,肯定是陳太尊說了算,他可不想又被留下接受對方的思想教育。

葛尚書卻在此時低聲道。

“郡主,等您去了定北軍,可一定要幫忙多費些心,教他們也要學會自力更生啊,那北方冷是冷了點,可是那裏的地多,肯定也能大有可為。”

李常欣態度爽朗的回道。

“沒問題,不過想要做到這一點,葛尚書要為我們多撥些軍資做本錢才行,要不然,我可沒錢再往裏面貼了。”

看到對方那一臉肉疼的模樣,李常欣不等對方開口,就趕緊一臉精明的補充道。

“我當初帶著京郊大營的兄弟們一起種地,發展養殖時,曾跟我奶打借條借了一萬兩銀子做本錢,就算我要離開大營,也會先和徐統領算清楚這筆賬,您真當我是傻的,走哪都當不圖回報的散財童子啊。”

聽到樂陽郡主算得這麽精明,葛尚書只得歇了自己的那點小心思,開始認真考慮要不要同意李常欣的建議,給定北軍額外撥些資金,當做讓他們發展副業的本錢。

邵雲博等人來前都沒想到,皇上與陳太尊已經意識到北疆的關鍵問題所在,在他們到來時,應該是正在為派往北疆的人選一事,進行略顯激烈的‘討論’。

所以他們這些‘只會打嘴官司的大臣’們,才能有幸親耳聽到樂陽郡主對他們的評價,既然已經有了結果,他們只得紛紛告退。

唯有邵雲博選擇留了下來,有些遲疑的問道。

“太尊,那李世楷與衛山軍一系的關系不清不楚,的確不是什麽好人選,可是郡主如此年少,就讓她去承擔如此重任,不是老臣不信任郡主的能力,而是老臣實在不放心她的安危啊。”

這話算是說到安常煦的心裏,連連點頭道。

“是啊,奶,您看,連邵爺爺也是這個想法,我也不是不相信常欣的能力,實在是那邊的環境太惡劣了,要是將常欣給凍壞了身體,怎麽辦?那可是一輩子的大事。”

要是在戰場上有個什麽三長兩短?安常煦都不願想像那個可能,這可是與他從小形影不離,一起長大的妹妹,要是沒了,他得傷心死,要是為了當皇帝,需要做出這麽大的犧牲,他寧願不當這個勞心、耗錢、費力還總不落好的皇帝。

知道這些人都是一心為她的好意,李常欣心情很好的回道。

“哥,你和邵爺爺就對我再多點信心吧,我這次一定不會在冒險行事,別人都能在那邊生活,我一直身強體壯的,肯定也沒問題,還是我奶最有眼光,相信我能行。”

陳鳳琪嘆了口氣道。

“還記得我教你的那些在極寒環境下的生存經驗吧?”

李常欣趕緊回道。

“記得、記得,你教我的那些,我從來都沒有忘,這次去北邊,正好可以好好實踐一下。”

邵雲博試探著問道。

“太尊,張副統領也是個可信的,他雖然一直擔負的近衛之責,可是他在當年r四王之亂中,表現也非常出色。”

“我知道你們的顧慮和擔心,常煦才繼位不滿一周年,我們就冒然要換到定北軍的大將軍之位,就算都知道是因為那個王東安太過無能,犯下大忌,可是只要有心人想要借機挑事,還是容易動搖當前這好不容易才維持住的局面。”

說起這些,陳鳳琪也是深感無奈,無人可用是其一,做任何決定都要顧慮重重,也是不得不選擇李常欣的重要原因。

“只有像這樣,讓人知道我們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不顧李常欣這個郡主的安危,讓她去接掌定北軍,可能只是名義上的,好應對接下來極有可能會出現的危局,才能讓其他各軍安心。”

畢竟樂陽郡主只有一個,去了定北軍,就不可能再去其它軍,與李常欣一同去的既有王家嫡支的王修業,又有天子近臣張楚,到底誰才是真正去接掌定北軍的,都有可能。

就像他們這些人心疼李常欣北上的安危般,百姓與那些將士們也會下意識覺得,在這件事情上,樂陽郡主與不得不派出她的新帝與太尊處於弱勢,是被逼無奈,是一心為國為民。

在這種情況下,就算有人想要借機生事,也找不到合適的借口,煽動不了民心與軍心。

安常煦這才明白,為什麽在這件事情上,他祖母的態度如此堅決,因為他祖母考慮的從來都不止是由誰接掌定北軍這一件事,還要謀取民心支持,與其它各軍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