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平衡(第2/3頁)

等到安常煦得知拍賣效果超出意料的好,在賣出本錢的同時,他本來還能多賺個二十萬兩,結果卻被戶部當場收走近十萬兩的稅後,縱然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他還是覺得心疼不已。

陳鳳琪早就表明態度,她與李家都不會參與這些生意,也不會要她幫忙出謀劃策,開創的那些產業賺的錢,所以她雖然能夠理解對方交稅時的心疼,卻不會感同身受。

“賺得越多,交稅越多,沒賺著,倒是不用交,你自己覺得哪個選擇更好?”

對此,安常煦的選擇當然是毫不猶豫。

“我選賺得多!”

“這不就得了,求仁得仁的事情而已,再想想你的皇帝身份,注意調整一下心態吧,只有從你做起,讓人發自內心的認識到依法交稅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才能讓國庫充盈,才能有機會增強軍隊實力,改善貧困百姓的生活環境。”

安常煦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就完成了從一個普通百姓家的孩子,到皇子、王爺、太子,乃至現在這皇帝的身份轉變,某些思想還不能得到及時的改變,陳鳳琪當然能夠理解。

更重要的是,皇帝也是人,會為自己的錢被交出去一大部分而感到心疼,乃是人之常情,尤其是在這批物品的來歷比較特殊的情況下。

而他下意識將自己與國庫的錢分得這麽清,也未必是件壞事,要是他不在意交稅的事,理直氣壯的認為國庫的錢也是自己的錢,那才叫大問題。

事已至此,安常煦現在已經徹底冷靜下來,沒了對戶部的怨憤。

“我總算感受到那有些人的心情了,不過越是如此,我越是讓要讓他們與我一起感受這種體會,這才叫做真正的平等。”

從這個世界得到越多的人,理該付出越多,總是將國庫收入寄托在那些得到最少的人身上,算是怎麽回事?

嘴上這麽說,安常煦還是順手從拍賣場那邊送來的銀票中,抽出三張放進一個信封中,遞給陳鳳琪。

“奶,這是給常欣的,她今天也在拍賣場守著呢,不讓她沾點光,她晚上能氣得睡不著,明早很有可能會趕在去大營前,跟著你的車來宮裏要。”

這是李常欣能幹得出來的事,所以陳鳳琪幹脆利落的收下那三千兩銀票,有些感慨的說道。

“這次去軍營,一去又是幾個月,還要帶幾個新入營的姑娘,以她那暴脾氣,還不知道有沒有那個耐心好好帶帶人家。”

安常煦已經聽說徐張兩家都要送家中姑娘進入大營的事,不以為意的回道。

“只要咱不欺壓人家,就算是照顧了,奶不用操心這些,依我看,只要不是惹到她的姑娘,她從小對人家姑娘的耐心,可比對我們這些兄弟多多了。”

陳鳳琪聞言,不禁失笑,仔細想想,事實好像還真是如此。

“說得也是,她就是個吃軟不吃硬的性格,前兩天,我讓她下貼子將兩家姑娘都請到家裏,徐家除了徐世子的女兒,還有一個旁支的姑娘,都一起過來認識了一下,反正那幾個姑娘,我看著還都行。”

“奶看著還行,那肯定是真行,以常欣這志向,將來沒準還真能給建起一個女子營,這或許只是一個開頭。”

後來的事實也證明,這確實只是一個開始,李常欣等人的榜樣與引導力量還是相當大的,當年就有南江書院畢業的女生主動去京郊大營,還有一些普通人家的姑娘聽說這事,也忍不住起了這個心思。

其中就包括大皇商之一劉承業的嫡幼女劉寶珠,比其嫡親的侄子還小兩歲,從小在家中備受寵愛,從來都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性格。

京中貴人多,怕她身為商人女,會在京中閨秀圈裏受委屈,特意將她養在江南水鄉,沒有養出江南姑娘所特有的嬌柔,反倒是從小就愛騎馬打獵,還曾鬧著要去南江書院,家裏人不舍得,只能盡量滿足她的其它要求。

大營裏的李常欣一邊忙著按照自己的計劃,組織主動依附過來的近兩千大營將士時,還要在私下裏指導這些跟不上大隊伍的訓練力度,需要從頭開始訓練的女兵,可謂是忙得不可開交。

正在這種關鍵時候,劉承業來到大營中,求見李常欣,跟她說出自己的想法。

“……小女是真心仰慕郡主的功績,十分向往軍中生活,可她從小被養得太過嬌慣,老朽實在很擔心她會受不了這軍中的生活,能否求郡主幫忙開個恩,讓她過來體驗一段時間?不管她能在此堅持多久,老朽都願意出資三萬兩,幫大營翻修這裏的環境。”

聽到眼前這位老者一出手就是三萬兩銀子,李常欣頓時眼睛一亮,毫不猶豫的一口應下。

“好,成交。”

聽說消息趕過來的徐世子正好聽到後面這句對話,趕緊義正嚴辭的制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