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爭取(第2/3頁)

時隔到不到三天,就迫不及待的帶著妹妹拜別祖母,搬到他們母親的一個陪嫁院子中,搬離的速度比五房更快。

“母親,業哥兒畢竟還年少,家裏又沒個能主事的,您怎麽不留他呢?”

懷著某些心思算計,只是還沒顧得上實施的鄭氏,對於王修業拿了家產就迅速搬離府上的行為,十分不滿。

宣武侯老夫人心裏清楚,她這長媳絕對不是因為關心二房,才會說這種話,如今二房已經徹底搬離,有些事與有些話,她都不想再忍,直接回道。

“留他做什麽,他現在可是有正經官身的人,要是與人在私下談些正事,被人聽了傳出去,他的官還要不要做了?”

聽到這毫不給面子的話,鄭氏的臉色不禁一變,強笑著回道。

“母親說得這是什麽話,我們府上何曾出過那樣的紕漏?兒媳雖然沒有什麽大能耐,但也絕對不會允許下邊人如此不知輕重。”

老夫人淡淡瞥了她一眼道。

“你自己心裏有數就行,兒孫自有兒孫福,我是為你們操心不上了,所以我已經讓幫我收拾行李,我打算去康平眷村住段時間,既然你們過去沒有盡到長輩的身份,希望我走之後,你們也不要以所謂的長輩身份去找業哥兒。”

聽到老夫人的話,鄭氏赫然一驚,連忙勸阻道。

“母親這是要做什麽?家裏在住得好好的,怎麽想到要去康平眷村?這要是傳了出去,您讓我們這些做小輩的臉往哪裏擺啊。”

老夫人神色平靜,態度卻很堅持的回道。

“老身去康平眷村,是為了積德行善,是在做好事,就算傳出去了又如何,怎麽又扯到會讓你們丟臉的事情上。”

先是興師動眾的鬧分家,接著又住到康平眷村去,任誰都能看得出來這是宣武侯出了問題,導致老夫人對後輩不滿,才會做出這種決定,首當其沖要受到外界非議的就是他們長房夫妻。

可是這些話,彼此心裏都明白,在老夫人有意揣著明白裝糊塗的情況下,她若是說出來,豈不是自打自臉。

前兩個月還在暗自笑話柱國公府的文氏沒本事,被其婆婆拿捏不說,還被送到莊子上,她現在就體會到了事情超出她的掌控,讓她所自以為是的那些,都不過是表象,只要她這婆婆一動起真格的,她也會變得毫無招架之力的現實。

宣武侯老夫人要去眷村,並不是臨時起意,而是她早在決定將二房分出去後,就給自己安排的計劃。

原本是打算帶著二房的孫女一起去,知道王修業打算將她妹妹送到湖州,進入太尊夫人開設的南江書院後,她也沒有放棄這個計劃。

對於由她從小親自養大的孫女王思思,將要被送到千裏之外的湖州一事,老夫人心中雖然不舍,卻沒有表示任何反對。

南江書院的大名,即便是她這內宅婦人,也曾有所耳聞,知道那是由太尊夫人與邵丞相一手創辦,新帝與樂陽郡主都是從小就在書院就讀,設有女學。

也知道今科大考的會試,她三孫子考個第五名,前面四個都是南江書院的學子,她最心疼的孫女若能進入那裏讀書,肯定也能有所長進,何況王修業還為她介紹了一下樂陽郡主身邊幾位女伴的情況。

知道那些同樣都是從南江書院畢業女子,不僅能文能武,還都各有所長,性情開朗,老夫人很希望王思思也能在那裏得到最好的教導,性格變得更加堅韌、勇敢、開朗一些。

不像現在,小小年齡就心思重,顧慮重重,她這個祖母縱然再三開導與勸慰都無濟於事,與孫女的未來相比,那點不舍之類的私人情感,完全可以忽略不計,更何況她馬上就能給自己找到事情做。

至於去康平眷村,則是因為她聽表妹柱國公夫人提起眷村情況後,就生出的念頭。

因為出身好,娘家乃是傳承多代的豪門大戶,從小就接受到最為精心的教導,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可是這些年來,一直被困於內宅,學的那些東西早年還能教教兒子,後來就只能是偶爾自娛自樂一下,沒什麽用武之地。

聽說康平眷村的村學已經正式開課,村學在夫子的聘任方面不拘男女,只需授課能力與耐心,重點是要幫那些按年齡階段分成不同班級,基本都不識字的孩子開蒙,老夫人就想去爭取一下夫子的職位。

不用村學給工錢,她就是想要去找個事情做,肯定比每天呆在家裏面對那些不想看到的人與事舒心。

而王修業則在搬離宣武侯府後,就帶著妹妹拜訪太尊府,直言想要拜訪太尊與伯爺夫人,絲毫沒提本與他更相熟的樂陽郡主。

聽說這事,陳鳳琪與江燕娘雖然感到意外,卻都沒有拒絕,直到聽見對方不卑不亢的表明來意來,她們才知道對方特意攜重禮登門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