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底氣(第2/3頁)

王修業此前沒怎麽將他祖母打算為他求蔭恩的事放在心上,以為那只是他祖母為了能讓他順順利利的參考,才放出的威脅。

但是知道他祖母這次是打定主意,一定要讓他有個官身,好讓他有機會搬出去後,王修業才知道,那些話並不是說說而已,是他祖母已經打定主意,不打算再顧慮他那些叔伯們的態度。

此刻面對長房堂弟的挑釁與嘲諷,王修業心中平靜無波。

“我爹一生戰功卓著,最後為國捐軀,這滿府上下,誰敢說自己能比我們二房更有資格得到蔭恩,誰給你的勇氣,來我面前說這些,就憑你爹躺在我爹與王家滿門忠烈的功勞薄上,承襲的宣武侯爵位嗎?”

聽到這話,王修禮漲紅著一張臉,對堂兄怒目而視。

“你……虧你還還讀了這麽多的書,竟然這麽目無尊長,敢這麽非議我爹,我們去祖母面前好好分說個明白。”

“是你自己先目無尊長在前,欺辱兄長成性,莫說去祖母面前,就算我們將官司打到聖上面前,我也不懼,你敢嗎?”

說著,王修業露出一個略顯玩味的笑容,湊到他面前低聲。

“你還可以回去問你爹娘敢不敢,他們要是感興趣,流放成王一系的人船隊,可還沒走遠,你們誰敢說,你們大房這次僥幸逃脫,不是我爹拿命換來的?”

雖然他心裏清楚,以上面的行事風格,王家這次之所以沒有被跟著被清/算,關鍵在於他們沒膽,也沒那能力摻合成王所犯之事,但是就憑他們與成王府走得近,就是可大可小的錯,他拿這件事來嚇唬他們,絕對效果顯著。

事實證明也確實如此,聽到他的話,王修禮的臉色瞬間變得十分蒼白,為了成王一案,他們長房前段時間說是縮著脖子度日也不為過,都不敢外出。

直到與成王一案相關的人,不是被流放出海,就是被發配到朝廷在一些荒涼之地開的農場幹苦力,他們大房的人才有種逃出生天的感覺,努力忘掉那段寢食難安的那段生活。

身為成王府世子的跟班之一,王修禮前段時間更是一直惶惶不得安寧,很擔心被抄家流放的厄運就降臨到他們頭上。

此刻聽到王修業的威脅,讓他瞬間感到有種毛骨悚然的感覺,顧不上想對方為何一改往日淡漠的模樣,變得如此咄咄逼人,神情倉惶的轉身逃離。

看著對方狼狽離開的背影,王修業露出一抹冷笑,過去是因為被困在這座府中,為防對方在私下用些腌臟手段對付他們兄妹,才不得不一再隱忍。

如今離開這裏,擺脫這宣武侯府的時機已經近在眼前,讓王修業有了底氣,他何必還要再受這些人的閑氣?有了這麽一通嚇唬,少說也能讓長房消停到他們二房搬離出府。

這些人都將蔭恩視為自家子孫未來的前程,殊不知他從來不屑那些,也就是通過這件事,看清這些所謂親人吃相難看,面目可憎的真面孔而已。

去後院見過祖母,又陪妹妹坐了一段時間,確定她這段時間沒有受到什麽委屈,屋裏人侍侯得還算上心後,他才出府前往那些考生最喜聚集的地方。

雖對自己這次的考試還算有信心,可是沒到真正出榜的那天,就不算是塵埃落定,他想去外面了解一下別人的情況,好做個參照與對比。

看到王修業出現,認識他的人,紛紛上前施禮道謝,原本不認識王修業的人,知道他就是在考前為眾人指明方向的王三公子,也趕緊上前表示謝意。

因為王修業的提醒不僅及時還很精準,在看到考題後,所有人都知道這位的判斷沒有錯,因為有了心理準備,顯然要從容許多,這其中的好處之大不言而喻。

眾人的感謝,讓王修業不得不頻頻還禮。

“諸位不用這麽客氣,大考考的是我們所有人的真才實學,能取得好成績,是諸位自身的本事,在下所能起到的作用有限,實在擔不起諸位如此盛情。”

如此你來我往的客氣了幾句,眾人才放下這個話題,參加完考試的這些考生聚到一起,都懷著相似的目的,拋出各自的觀點,與眾人一起共同探討,相互印證。

王修業一直表現得十分謙遜,從沒有自恃此前的提點之恩,就想以自己為中心的想法,讓人更加看重他的品性。

宮中的太妃太嬪已經開始陸續遷宮,在陳鳳琪的誘導下,主動提出要進入演藝場工作的柳太嬪,第一個出宮,而且是幹脆利落的帶著四名貼身宮女與內侍,直接住到演藝場的後院。

這讓還等著她能帶著自己的私產與宮中的供養月例,回去供養他們全家的哥嫂傻了眼,聽說消息,想要去演藝場那邊找人,直接被人演藝場那邊聘請的護院給輦走。

這讓柳太嬪更加堅定了要在演藝場好好幹事業的決心,若是回了娘家,她不僅無法獲得想要的清凈悠閑,還會被哥嫂以親情為名給拿捏住,活了大半輩子,還要再次回去受人鉗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