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蠢貨(第2/3頁)

“除了可以按照寧郡王原本的計劃,借機離間柱國公府與上面的關系外,王爺還要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有舍方能有得,上面肯定能查到那些衣服的來源,那劉家和寧郡王,恐怕少不得要先受些委屈了。”

“要是他們在事前先與本王商量一下,事情如何也到不了這一步,事到如今,就算我再怎麽不忍心,也只能如此了。”

說著,成王滿臉無奈與傷心的嘆了口氣。

寧郡王他們做事不謹慎,留下這麽大的破綻,肯定會被大理寺給查出來,他就算有心想要保他們,也不能在這個關口出頭,將自己也曝露出去。

這也是他在聽說消息後,會那麽生氣的原因,他們做的事情沒錯,就是這個時機選得太不對,不僅沒能如願除掉那兩個心腹大患,還損失了被他派出去的那些人手。

更重要的是,這件事留下的痕跡太過明顯,極易被人抓住把柄,同時還將柱國公府的文氏給搭了進去。

就算是有著婦人之仁的柱國公夫人,與那徐世子會出面保全文氏,也會認清她不僅不識時務,還特別不知輕重,輕信人言容易被利用的致命弱點,以後肯定對其心生防備。

“世人常說能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王爺能有這份魄力,何愁大事不能成?只要寧郡王能將已讓上面生疑的一些事都攬下,就可讓京城的防備松懈下來,只要我們能夠抓準時機,或許能做到一擊必中。”

聽到這話,成王的眼睛瞬間一亮。

“道長說得對,本王所說的從長計議,指的也是對方會放松戒備的時機,可惜他們實在太沉不住氣,才會這麽快就冒失的動手。”

若是有人將那些疑點都攬過去,不僅能讓上面那兩人放松戒備,他也可趁機洗脫自己與天河大堤貪腐一案有關的汙點,這對他將來成就大業後的聲譽和口碑很有好處。

徐世子聽說陳太尊與邵丞相幾乎在同一時遇刺的消息時,已是次日一早,他迅速騎馬趕回府中,去見他的母親。

“母親,聽說有穿著我們府上親兵服飾的人,暗刺陳太尊與邵丞相,一定是有人在栽贓陷害我們柱國公府,兒子打算進宮請罪,不知母親這邊可知道什麽線索?”

柱國公夫人臉色平靜的回道。

“也不完全算是栽贓陷害,畢竟那些府兵服飾都是你媳婦讓人偷偷送出去的。”

徐世子聞言,不敢置信的瞪大雙眼。

“文氏……文氏不是被罰禁足,一直都在後院?她怎麽敢……”

雖然很不想承認,可是徐世子更清楚,他母親絕對不會冤枉文氏,不管是在任何事情上。

看著兒子那震驚到不敢置信的反應,柱國公夫人表現得很冷靜,在知道文氏竟能不分輕重到這種地步後,她的震驚與憤怒,已經耗盡,現在只剩下寒心與死心。

“她的確被禁足在後院,可她從娘家帶來的貼心之人,可沒有被禁,一點都不耽誤她們與外面的人相互勾連,做下這等膽大包天,害我徐氏一族的惡行。”

夫妻一體,文氏所做任何事,與他和柱國公府都脫不了幹系,那些刺客所穿衣服確實來自他們柱國公府,每份衣服上甚至還繡有他們府上親兵的名字,不管他們柱國公府再怎麽清白,都注定將洗不清嫌疑。

徐世子頹喪的坐到椅子上。

“府上哪裏對不起她,竟然讓她這麽害我徐家?她若看不上我,不願嫁我,當年就不該應下這門親事,她難得就不知道,做下這等事,會害了她親兒子的前途嗎?”

柱國公夫人神色平靜的回道。

“嗯,她不知道,她壓根就沒往這方面想過,她以為這只是一件小事而已,我已經派人去她,等她叫過來了,你可以問她,然後你會發現,她會覺得自己比所有人都無辜。”

話音剛落,文氏就已經滿臉喜色的走進廳中,向她婆婆行禮,已經被禁足一個多月,總算得到她婆婆的召見,她以為這是自己在過去一個多月裏表現良好,讓她婆婆原諒她,提前為她解禁的表現。

看到本該在輪值的徐世子也在廳中,文氏有些意外,但她還是打算先規規矩矩的向婆婆行禮請安。

不等她開口,柱國公夫人就一臉冷漠的擺擺手道。

“行禮就免了,叫你過來,我只是為了當面問你一件事,你為何要讓人將府上親兵的衣服送給府外人?”

雖然她妹妹向她借衣服時,曾再三囑咐過,一定不要讓他們府上其他人察覺,漏了口風,可是這事既然已經被她婆婆察覺,聽得出她婆婆的不滿,心情緊張的文氏也就沒再隱瞞。

“是娘家妹妹惠玉說,近來京城與周圍都有些不太平,才使得京中加強防備,她與她婆婆打算在這兩天去護國寺上香,怕路上不安全,就想借我們府上親兵的服飾給她家小廝穿上,壯壯聲勢,讓人忌憚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