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矛盾(第2/3頁)

安常煦沒有對他祖母的話沒有生出任何質疑,而是接著便按照她的指示分配下去,接手他親爹留給他的船隊後,他已知道她祖母靠著兩份海圖,讓他們家一夜暴富的事。

更別說這些年來,他祖母做的一些事,說過的一些話,包括給他們講的一些故事,教他們的那些思想觀念,都與時下人所思所想不同,所透露出的一些異常之處,都很難讓人忽視。

可是所有隱約察覺到這些的人,都很默契的從不多問與深究,只要是出於現實需要,她就能拋開顧慮,不再掩飾她知道的某些讓人聞所未聞的東西。

所以祖母身上有很多秘密,是安常煦早就知道,卻從來不會深思的事。

邵雲博當然也是一位早就發現陳鳳琪身上秘密的人,所以在知道陳鳳琪對這件事的安排後,毫無異議的表示支持。

“我打算讓你家老大邵正英作為欽差,全面負責這次開渠泄洪,以及組織河堤周圍的百姓搬遷一事,蘇東謹給他當副手,帶領工部的官員盡快制定出挖渠泄洪方案,只是,在這種時候派他們去原州,他們都將面臨一定的風險。”

邵雲博知道風險何在,若是太尊的計劃無法順利實施,原州汛期提前到來,不僅原州百姓將會面臨生死之危,他兒子等人也將身處危險之中,但他還是毫不猶豫回道。

“多謝太尊與皇上的信重,原州大半百姓現在都處危機之中,犬子身為朝廷命官,能在這種時候與原州百姓共存亡,是他的應盡之責,豈有退縮之理。”

經過主持建造康平眷村這一項目的歷練,邵正英在做事的心態與經驗方面,已經得到不小的歷練與成長。

他與蘇東謹、張文謙三人各有所長,相互配合十分默契的表現,陳鳳琪與安常煦都有看在眼裏,知道他們都是能夠擔此重任的人。

邵雲博退下去後,安常煦才問道。

“奶,暗查那些貪官汙吏的事,派什麽人去為好?”

陳鳳琪沒有直接回答。

“依你之見呢?”

安常煦也曾考慮過個問題,所以他迅速回道。

“最好是與朝堂上的這些王公大臣都沒有什麽瓜葛的人,敢對這麽重要的項目下手,這其中肯定會牽連甚多。”

陳鳳琪點頭道。

“是,你張師兄就是個最可靠的人選,可他是玄隱先生的獨孫,我不能讓他去冒這個險,所以,我打算讓常欣,帶著一批大營裏的人,以支援原州堤壩加固工程的名義去。”

再往隊伍中安置一些南江書院出身,精於偵察技術的畢業生。

有過李常欣慫恿大營的人,去給康平眷村開荒種的事情在前,聽說原州大堤出現危機,自告奮勇的要帶人去幫忙,很符合她‘見熱鬧就往上湊’,以及京中那些人所說的‘好大喜功’的人設。

安常煦立刻緊張起來,毫不猶豫的反對道。

“奶,我覺得這事不妥,讓陳常山他們去就行,以常欣那憨大膽,還特別熱心仗義的性格,去那裏實在太危險了。”

安常煦知道,以李常欣的性格,要是天公不成人之美,不等他們的計劃順利實施,就讓汛期提前來臨,她肯定堅持留在那裏救人與賑災,而且還是死也不退的那種。

陳鳳琪當然知道對方在顧慮什麽,她自己又何嘗不擔心。

“常煦,你是皇帝,在這種問題上,一定要站在大局的角度考慮,我們的親人是人,其他們人的生命也是命,不能因為我們不想冒著失去親人的風險,就派別人去。”

“徹查大堤貪腐一事,勢在必行,常欣很適合做這個人選,主要是對她而,這是一個不錯的機會。”

要不是分身乏術,實在不現實,安常煦恨不得自己去,也不願讓常欣去。

“要是為了這個皇位,需要讓你們承擔這麽大的風險,大不了我不當這個皇帝,安國沒了我們的立足之地,咱們一家出海去,到時候,不管哪裏洪水滔天,都與咱家沒關系。”

眼看這家夥一言不合,就打算撂挑子,陳鳳琪有些無語,真要能狠得下心一走了之,臨危而逃,他們一家良心上也過不去,何況事情又豈是那麽簡單,已經一腳踏進個名利場中,想要脫身,可就身不由己了。

“你和常欣兄妹情深,可是,就像我顧慮著張文謙是玄隱先生的獨孫般,其他人也都是娘生爹養有牽掛,同時也被人牽掛著的,眼看常欣不甘跟普通姑娘一樣,一輩子被困在後宅,只要她自己不反對,就讓她去歷練歷練吧。”

不用問,安常煦就知道,李常欣當然不會反對,她只會高高興興的應下。

若沒有他被揭穿身世,從而認祖歸宗當皇帝的事情發生,她可能會在南江書院安心的當個武師傅,將自己的理想當作一場可望而不及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