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患不均(第2/3頁)

“方兄,話可不是這麽說的,聽說聖上與太尊有意在全國各地多建眷村,想要多安置一些家境艱難的傷亡將士家庭,才會特別重視這康平眷村,想要從中總結經驗,這可是一件大好事。”

方姓男子語帶不屑的回道。

“哼,說得輕巧,有本事她再私人出資捐建一些眷村,我就服她,想用國庫的錢,只要有葛尚書在,他們就建不起來,不過是糊弄軍中那些將士罷了,你們還當真了。”

讓在場其他人面面相覷,另外一個人不贊成的回道。

“方兄何出此言,莫非在方兄看來,皇上與太尊為了不勞民傷財,當著滿朝大臣的面,拒絕修建陵寢,也是在糊弄誰?你有此魄力嗎?”

此話一出,本因聽到方姓男子的話,心中還生出幾分質疑的人,頓時點頭附和道。

“青亭兄這話在理,若不是真心為民著想,誰都不能有此魄力,不管怎樣,皇上與太尊此舉,實在令人欽佩。”

“對、對,著實令人欽佩!”

方姓男子卻對此嗤之以鼻道。

“誰知道他們是不是當眾一套,背後一套,那陳太尊可是出了名的厲害,誰知道她是不是又在借此拿捏人心。”

張青亭皺著眉頭回道。

“方兄此言太過,正如你剛才所言,有葛尚書在,既然是被駁回的奏請,誰還能拿錢在私下裏修陵不成?何況陳太尊怎麽拿捏人心了?”

“哼,為籠絡軍心,捐資建那什麽眷村,就是她拿捏人心的證明,天下有那麽多的寒門學子,家裏也都生計艱難,怎不見她捐資相助?”

聽到這話,不僅張青亭,其他幾人也都神情有些微妙,一個青年開口道。

“方兄莫非不曾聽說,陳太尊在家裏尚未發跡,還只是一位鄉下農家老太太時,就不惜耗費巨資開設南江書院,傾盡家資為大批寒門子弟開智,重學、重教化之心,由此可見,真不知道方兄這偏見從何而起。”

方承祖憤而起身道。

“我說的是也像捐建眷村一樣,幫助那些家裏生計艱難、進學難的學子,與你們這些人,真是話不投機半句多,你們這些家境好的人,豈知寒門學子的艱難。”

看著對方撂下這句話後,滿臉郁色憤而離開得背影,桌邊幾人相視而嘆,張青亭感慨道。

“還真如先賢曾言,這世間的事,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陳太尊做事已經算是相當公允,還是有人因為自身沒有分到好處,就心生怨懟,實在可悲。”

“青亭兄小看人了,依在下看,這方明言就算分到好處,也未必能滿足。”

張青亭愣了一下,苦笑著搖搖頭道。

“真是百聞不如一見,看到他的詩文,只覺得他才華出眾,雖然詩詞之中多有怨憤之意,但因屢試不第,蹉跎半生,倒也不難理解,沒想到……”

想到背後議人非君所為,張青亭嘆息著咽下未盡之言,但是在場眾人心裏都明白,因為他們此前也都不曾想到,在文壇以詩文闖出不小名聲的方明言,竟然是個性情如此極端之人。

“唉,希望方兄能夠早日迷途知返吧,不管怎麽說,陳太尊開設南江書院,實在功德無量,不僅惠及能有幸進入南江書院的那些學子,也為我們其他學子闖出一條明道,就算科舉不中,還能通過其它方式入仕,一展所長,這身上壓力可就小多了。”

這話頓時引來在場眾人心有戚戚的附和,三年一次的科舉,能中進士的實在只是極少數,他們誰也不敢肯定自己一定能有機會考中。

“對,在沒傷天害理的前提下,不管是誰為了籠絡人心,只要他能像陳太尊這般拿出真金白銀做實事,在下都甘願被籠絡。“

如今許多書院都有向南江書院看齊的意思,他們這些學子可以在讀聖賢書之余,學些算學、律法、醫理之類的副課。

南江書院每年的畢業生都是數以百計,可是願意進入宦途的只是一部分,由吏部統一分配到各地後,仍然只是杯水車薪。

這些具備一定學識素養,又有能力迅速接手相應職務的官吏,現在已經得到各地衙門與百姓的高度認可,良好的口碑,為其他屢試不第的學子,也爭取到了可以憑借能力特長入仕的路。

現在吏部已經要求衙門出現職位空缺的時候,不再像從前,憑關系或蔭恩選用人,需要統一報到吏部後,再由吏部定期組織相關的職位考試,通過這種考試擇優錄取,將人分派到各處衙門。

也就是說,吏部現在已經不再只負責安置南江書院的學生,只要能通過那種專業素質要求比較高的考試者,都能憑此入仕。

這給無數心懷壯志,卻屢試不中,生計都艱難的學子,提供了一條生路。

看到劉樂交給他的輿論風向錄中,被著重圈出來的這段比較具有代表的談話,安常煦的眉頭下意識皺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