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百姓(第2/3頁)

“怎麽我聽說,太尊之前跟我們一樣,也就是位普通農家老婦?”

“怎麽可能是農婦,瞎說,聽說她家在湖州那邊,是個大富商,特別有錢,建了一間特別大的書院,所以她才能一捐就是十萬兩銀子,左縣丞就是從那家書院畢業的,聽說要不是左縣丞厲害,這康平眷村也不會建在咱們這,咱們也沒機會賺到那麽多工錢。”

……

正在興致勃勃說著自己知道那些小道消息的眾人,都沒有注意到,在他們身後,不知何時竟然多了位衣著普通的老婦人與一位中年男子。

兩人聽了一會兒後,才坐回不帶棚子的騾車上,駕車的中年男子笑著說道。

“娘,沒想到這些人的消息都挺靈通啊,竟然連咱家過去是農家,開書院的事情都知道。”

聽到那些真真假假的話,陳鳳琪見慣不怪的回道。

“所以我常說,這世上的人心最不可欺,但凡做過的事,總是有跡可循,要是一直在京中,誰能想到,咱家剛來京中這麽點兒時間,對於咱們的情況,連這些百姓都已經知道得差不多了。”

李成鋒對此頗為感慨,他本身是個寡言少語的性格,平時裏不太習慣與人這般高談闊論,理解不了為何會有那麽多人,能將一些道聽途說的小道消息,不論真假,都說得跟親眼見證一般。

“娘,沒想到常欣那丫頭挺有出息的啊,竟然能想到能動員那些將士過來幫忙開荒幹活,也算是幫了眷村一個大忙。”

說起這事,李成鋒深感與有榮焉,那麽出息的丫頭,可是他閨女。

陳鳳琪是真的沒教過李常欣這些,得知她做的事,深感欣慰之余,她也有些擔心,怕那些將士初次做這種事,會不會出現擾民之舉。

再加上她自打上任監國太尊之位後,就沒再來過這康平眷村,就想趁這機會,私下過來看看這邊的情況,去那些已經入住的人家轉轉。

特別樸實的騾車行駛在這通往康平眷村的路上,毫不起眼,因為聽說前兩天有大批貴人親自駕臨康平眷村的消息後,附近也有不少人過來看稀奇。

騾車進入眷村後,陳鳳琪取出一只錢袋,遞給李成鋒道。

“去附近的農家轉轉,買些豬、雞、羊之類的肉食,多請些人,讓他們在農場那邊處置好,現場給那些將士們燉上,就說是某位熱心鄉民感念他們此番義舉的一點心意。”

李成鋒對此並不反對,可他實在不放心讓他娘一個人在這邊,正待開口,就看到剛從附近建築中快步走出的幾人中,為首的那位此刻正瞪大眼睛,不敢置信看著他們娘倆。

愣了一下後,那人迅速上前躬身拱手施禮道。

“學生左平江見過東家太太,見過李老師!”

聽到對方的自我介紹,李成鋒才想起來,這位看著有幾分眼熟的青年,乃是前幾年從南江書院畢業的學生左平江。

陳鳳琪也意識到,這位應該是從南江書院畢業後,被分配到這平容縣當縣吏的學生,能被分配到這種靠近京城的衙門中,又能一眼認出他們母子,可以證明他不僅是頭兩期入學的學生之一,還是位成績出色的優秀畢業生。

“不用多禮,左同學來這邊後,可還適應?”

左平江心中正激動到有些難以自持,在努力保持鎮定,聽到東家太太這語氣溫和的關心,一如當年在李家莊時,他們這些學生每次遇見她,向她施禮後的關心,眼淚迅速盈滿眼眶,低著頭哽咽著回道。

“適應,學生很適應,學生現在平容縣任縣丞一職,若非太太的大恩大德,學生做夢也不敢想象,我一山村小子,竟能有此際遇。”

這些學生被分配到各個衙門時,都是九品,或是不入品官吏做起,剛畢業幾年,就能以外鄉人的身份,以白身晉至縣丞之位。

這其中固然有他輔佐平容縣令拿下康平眷村這個項目的功勞,也能證明,這位的心機手段都不差,才能抓住機會,這麽快就能在這平容縣立住腳。

“古話常說,英雄不問出身,你能有今日這番成就,與你自身的努力奮鬥息息相關,我們這些師長,所能起到的作用終究有限,看到你已成長到可以獨當一面的地步,能為百姓做實事謀福祉,心中實在欣慰。”

努力平復好情緒的左平江聞言,著實感到有些受寵若驚。

“學生一定會再接再厲,更加努力,不負太太與諸位老師的悉心照顧與栽培。”

陳鳳琪笑著點頭,看了眼等在不遠處的幾人。

“你們現在可要事?”

左常江趕緊回道。

“算不得什麽要事,張縣令感念將士們辛苦,想讓人為那些將士們準備些飯食,可是將士們不願給地方添麻煩,嚴辭拒絕,學生今天去勸,也被拒絕了,只能讓村裏的人幫忙多備些茶水,這算不得要事,讓下邊人去辦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