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激將(第2/3頁)

“可你已經走上科舉的路了,以你的水平,在大考中取得進士出身,正式進入朝堂的機率很高,為什麽要在這種關鍵時期自誤?”

要是因為耽誤了考前的復習,沒有考出理想的名次,受損的將是他未來的前程,王家爵位已由他大伯承襲,王家執掌的定北軍,現在王修業的五叔手上。

二房的王修業想要出人頭地,而不是憑著蔭恩領個無足輕重的閑職蹉跎一生,只能憑借自身的能力,所以徐景年對他的決定極其不贊成。

“以我們的家庭,想去軍中,不過是一句話的事兒,隨時隨地都可以,完全沒必要選在這種時候。”

王修業知道,徐景年說這番話,都是誠心為他考慮,可是他也有自己的考量,樂陽縣主做的那些事,包括她想要按自己的想法訓練出一支隊伍的志向,他都知道,他很想親眼見證那個過程。

因為樂陽縣主提出的一些練兵計劃,都與時下軍伍中通行的方式不同,那些比較新穎的方式,在經過在培訓班中的試行,效果十分喜人,經過改善後,若能在軍中推行,絕對能起到強軍強國的效果。

所以當徐景年還在堅持認為,他跟著去軍營,是陪著樂陽縣主玩鬧時,王修業心中十分清楚自己在做什麽。

畢竟他已經發現,跟樂陽縣主她們一起共事,對他而言,絕對是個非常難得的機會。

因為樂陽縣她們都是行動力非常強,非常重視實踐的人,她們的那些想法與做事的方法,也都很具特點,與他在過往生活中接觸過那些人與事截然不同。

應該是受到太尊夫人的某些影響,才會出現這種現象,而太尊夫人自從來到京中後,做的那些事,尤其是在先帝去後,臨朝監政輔佐新帝的種種表現,都讓王修業深感欽佩。

對於這個可以間接的了解太尊夫人與新帝的某些行事風格,與思想觀念的機會,王修業十分珍惜,在他看來,其重要性完全不在他的舉業之下。

當然,這些話他縱然跟徐景年說了,對方也理解不了,因為他很清楚,李家作為鄉野出身的暴發戶,從來沒被徐景年看在眼裏,李家人的某些充滿智慧處世之道,在對方看來,可能屬於粗鄙之舉,毫無可取之處。

“正所謂是紙上得來終覺淺,我以前還不曾察覺,直到近來才對此有所體會,考取進士,對我而言,並不算難,我現在更想多增見些見識。”

眼看王修業主意已定,又對自己的舉業如此有信心,徐景年只得放棄繼續勸阻的打算,嘆了口氣後,低聲道。

“我爹已經定下,讓我年後去軍中歷練,也從最底層的兵丁做起。”

王修業著實被這個消息驚了一下,但是一想到他家那位平日裏不顯山不露水,在某些方面卻與他大伯母一般,很有一手的世子夫人,他語氣肯定的回道。

“大表嬸現在不知道這件事吧?”

若是知道,柱國公府少不得又有最新消息傳出,既然現在平靜無波,就證明這事還只是他那大表叔的一廂情願,按照以往的經驗,最後極有可能又是不了了之。

徐景年嘆了口氣道。

“你猜得不錯,我娘目前還不知道這件事,不過我爹這次已經下定決心,這次不會再顧慮我娘的反應了。”

他沒好意思將徐世子威脅他,若他娘再次鬧,便將她送入慈心庵休養,直到‘病’好,絕對不會再給他留下‘侍疾’機會的話。

不過王修業在看到他那幅憂心忡忡,滿腹心事的欲言又止的神情後,就已經猜到,他那位一直沒什麽作為的大表叔,這次應該是動了真怒,不打算再縱著他的妻兒。

從內心來講,他對此當然是持樂見其成的看法,畢竟他與徐景年的年齡相差不到一個月,說是從小一起長大也不為過。

親眼看著本來性格爽朗大方的同伴,被人一層層的套上枷鎖,變得越來越符合世人眼中的翩翩貴公子的同時,性格也變得越來越左,還聽不進去勸,讓他深感遺憾,卻又無力改變什麽。

“以你家的情況,我很支持你去軍中好好打拼一番,不過你要做好心理準備,軍中的生活,尤其是低層兵丁的生活,遠比我們所想象的還艱難,若拋不開我們養尊處優慣了的生活狀態,你還是跟表叔好好商量一下。”

徐景年的親弟與堂弟們,都是從小就在軍中長大,鎮南軍是柱國公府的根本,他作為柱國公府未來的繼承人,若是毫無從軍經驗,將來如何能夠服眾?

等到朝局穩定下來後,兵防上面肯定也會做出一些調整,柱國公年事已高,徐世子若是襲了國公之位,肯定會去接掌鎮南軍,京郊大營這邊,可未必會落在徐景年這位下任徐世子身上。

這樣下去,柱國公府也有可能會變得像他們宣武侯府一樣,因為他大伯能力平庸,還是個耳根子軟的,縱然襲了爵位,可是長房嫡支不掌軍權,就失去了侯府的最大根本,長期沒有軍功,爵位肯定要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