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開先例的和離(第2/3頁)

“對了,陽山鄉李家這些年事已高的族老,誰給接過來的,誰要負責給朕好好送回去,這些可都是朕的子民,朕見他們年事已高,不與他們計較膽敢上殿欺君的罪過,只罰他們這一支五服內的李氏族人,下五代不得參加科舉,絕對不容爾等怠慢。”

不得不說,皇上給出的懲罰都別出心裁得很,讓不明內情的外人聽著,都會認為皇上寬仁大方,這些人沾上了欺君之過,被滅族都不冤,他卻只是輕描淡寫的罰丁次輔回家休假三月。

對於這些吃了雄心豹子膽,聽別人挑撥幾句,就敢上金鑾殿告狀的李家人五代以下不得科舉,還不是罰全族,只是罰了過來鬧事的這一支李氏族人。

可是對於朝中這些大臣而言,這種看似不輕不癢的處罰威力反倒更大,也是他們這些大多都出自世代書香豪門的人,最為忌憚的。

因為他們都是家族傳承與未來發展看得比性命還重的人,不管是丟掉自己的前程,還是自家後輩被罰不得的科舉入仕,打擊絕對都是致命的,邵丞相家就是最顯著的案例。

只是邵丞相憑借他個人極其出色的能力,以及在關鍵時刻,不惜賣身為奴,嘗得苦中苦的的努力與堅持,為自己的後輩頑強的拼出一條血路,還算幸運。

更多的都是在得到這等處罰後,曾經顯赫一時的家族至此沒落,很少有還能再度崛的案例。

雖然皇上這般罰那陽山鄉李家,絕對算是非常寬容的處罰,畢竟他不僅沒有罰那些沒有摻合進來的李氏族人,罰他們這種五代下來,頂多出三兩個秀才,連個舉人都出不了的家庭不得參加科舉入仕,實際上的損失其實並不算大,警告的意義更大。

“這件事情是因何給事中而起,雖然在你由一個李家子,變成何家子的這件事上,存在著一些意外因素,可能並非是你主觀上的意願,但是事情既已發生,你便身負不可推卸的責任,朕會對你的職務進行調整。”

聽到這話,何瑞更是一臉絕望,知道新帝沒有當眾指出他的工作態度敷衍,做事能力不行的問題,已經算是給他留面子。

他此時再也不敢去奢望認回親娘的那些,只想保住原本的職位,可是新帝話已說出口,就不存在收回去的可能,所以他除了磕頭謝恩,不敢有半分異議。

下達完口諭,成功發落一批人後,安常煦心情很好的向陳鳳琪請示道。

“太尊這邊可有其它吩咐?”

陳鳳琪在朝會上很少開口,可她但凡開口,總會引來無數人提心吊膽,這次也不例外,感受到對方掃視他們的目光,許多大臣都忍不住有些心虛。

陳鳳琪沒管這些人的想法,雖然她看似一直沒有任何反應,完全是將自己置身事外的淡定模樣,那是因為她一直以來的堅持,通過自己的態度,讓殿內這些大臣認清一個事實,這裏是皇上的主場,只能聽到他的聲音。

連她這個監國太尊都是這麽個態度,其他人憑什麽敢欺新帝年少?

現在到了要散朝的最後時刻,她也是時候該讓人知道知道她的態度了。

“老身沒什麽吩咐,老身坐在這裏,雖然沒有開口,卻帶了眼睛和耳朵來,看得到,也聽得出來,這是有人看老身不順眼,想要針對老身。”

說話的同時,陳鳳琪拄著拐杖站起身,目光如炬的掃視著殿內眾人,擲地有聲的接著道。

“老身這輩子,沒事的時候,什麽事兒都怕,真要遇到事了,可是什麽都不怕,向來信奉以其人之身,還治其人之道的原則,這次的事,皇上已經做好處置,老身也就不再多說多做什麽,再有下次……哼!”

冷哼一聲後,陳鳳琪丟下一個讓眾人自行領會的眼神,就轉身打算離開,已經陪著站起身的安常煦下意識想要伸手扶,得到一個警告眼神後,才訕訕的收回手,看著他祖母一手杵著拐杖,在與他同時伸出手的劉樂的攙扶下離開。

進入後殿後,陳鳳琪才開口道。

“我拄這個拐杖,為的是你爹賦予它的特殊意義,事實上,我可還沒老到需要拄拐,讓人扶的地步,以後不準再做這種動作。”

安常煦連忙賠著笑臉點頭。

“奶說得是,您還正值壯年,是孫兒的頂梁柱,怎麽可能老?是孫兒今天用力有些過度,想要從奶身上借點兒力。”

陳鳳琪也沒有真與他計較這種小事的意思。

“能這次的事,順便收拾一下丁尚書一系,這個收獲的確不錯,由此可見,這些人之間,並不存鐵板一塊的堅定同盟,只有永遠的利益衡量,你需要做的就是盡量拉攏一切可團結的力量,伺機打壓那些不聽話的。”

安常煦連連點頭,萬分欽佩的說道。

“奶算無遺策的未雨綢繆,實在高啊,僅憑一份文書,一張聖旨,就能將那些人自以為是的布局給徹底掀翻,讓他們賠了夫人又折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