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以理服人(第2/3頁)

從那些廷議記錄中看得出來,安常煦也確實很努力,一直在不斷的成長,這讓陳鳳琪比較欣慰。

時隔近半個月後,再次看到陳鳳琪端著一張從任何角度都透著淩厲與強勢的表情,端坐在禦座旁,由先帝親自令人精心制作鎏金鳳座上,除了邵雲博是發自內心的笑著歡迎,其他大臣心中難免都有些忐忑。

雖然這位陳太尊此前只履行過一次臨朝聽政的職責,可是就那一次,就給在場眾人留下過極其深刻的印象,讓他們至今還心有余悸。

若真像邵丞相他們那些據說親眼見證過的人說得那樣,陳太尊上次是真的因為氣急攻心,才會歪打正著的順利為新帝破局,助其因禍得福,他們還只能感慨一下新帝運氣好。

若是那些都是由人為設計,他們就不得不重新審視的這些陳太尊的能力,越是到了高位的人,因為身上所系的牽絆太多,越是會愛惜羽毛,放不下、豁不出去。

陳太尊已經身居如此高位,看著也是個非常要強的面子人,若是還能這麽不要面子的豁出去,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他們這些人,就必須要謹慎對待了。

自古以來,君臣之間既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同時也是相互較勁與忌憚的對峙關系,不是君強臣弱,就是君弱臣欺的局面,坐在皇位上的那個,很少能有平衡好雙方關系的時候。

康平帝本身是個能力不俗的,將因為出身有短板,對其依賴力極強,能力手腕卻很強的邵雲博推上高位,他本人手上有兵權,性格雖然不算強勢,但在經歷過四王之亂,見過血後,絕對不算軟弱,已與群臣形成一種將要達成平衡的局面。

本來他還可以做得更好,可惜他最終還是犯了帝王最常犯的錯,經不起某些別有用心之人堅持不懈的挑撥,起了疑心病,還犯了好大喜功的這一大忌,雖然沒來得及傷害到別人,卻因此而害了自己,早早的撒手人寰。

少帝登基,而且還是一個在朝堂上根基淺薄的少帝,立刻讓許多人從中看到機會,哪怕前面依舊有個礙眼的邵雲博擋著,極大的削弱了他們這一方的實力,可是這機會實在難得,誰都不想錯過。

畢竟他們只要能搞定最上面的那位,就能借其手趕緊將邵雲博給趕下去,不管是可以讓他們代掌的至高權力,還是邵雲博的位置,從來都是時刻被人覬覦的目標。

按照那些人的計劃,他們順利達成目標的機率十分高,卻沒料到,這位被先帝立為監國太尊,此前沒被他們放在眼裏的老婦人,初在朝堂上正式以監國太尊身份出場,還沒等到讓他們這些重量級的主導者出面,就破了他們認為十拿九穩的局。

陳鳳琪再次毫無預兆的出場,哪怕她成頭到尾都只是面無表情的坐在那裏,略顯淩厲的一雙眼睛,只是毫無情緒,略顯淡漠的看著出列的朝臣。

誰要是說了反對新帝的話,或是態度敷衍了些、措辭強硬了些,她的眼神就會不動聲色的拿筆在桌上寫字,得到示意的禦前秉筆大太監劉樂,就會恭敬的俯身在她耳邊匯報那些人的姓名與出身。

讓人看著就忍不住提起心來,有種被人重點記小本本,被秋後算賬的感覺,成功讓朝堂上的那些人收斂了一些。

整個廷議過程順利到讓人深感意外的同時,也充分證明,忌憚上面那位的不止自己。

隨著劉樂宣布散朝,陳鳳琪突然開口點名,一個不漏的將她曾重點關注的人留下,讓那些離開大臣心中既感好奇,又隱約還感到有些慶幸與自得。

同時也都意識到,原來這位陳太尊壓根就沒打算等到秋後算賬,人家明顯是連吃午飯的時間都等不及,迫不及待的要與人當場算賬。

安常煦也不知道他祖母留下那些人幹嘛,不過他對陳鳳琪的決定當然是無條件的支持。

雖然這是安常煦自登基以來,散朝後,心情最為輕松,沒有憋著一肚子火的一次,迫不及待的想和他祖母在私下裏聊聊這種心得體會。

陳鳳琪並沒有故意難為那些大臣的意思,至少在待遇上,所以在其他人退下去,場上只留下被她點名的那些人後,出人意料的開口道。

“來人,給這八位大人賜坐。”

聽到她的吩咐,立刻有侯在周圍的同侍搬來八只錦凳,看到他們道過謝後,有些緊張與不安的坐下,陳鳳琪扯出一抹淺笑。

“幾位大人不用緊張,錯過了中午的飯點,中午讓陛下請大家吃一頓便是。”

品階最高羅次輔趕緊帶著幾人起身拱手致謝。

“不敢當、不敢當,為陛下與太尊分憂,是臣等份內之責,不敢如此勞煩。”

陳鳳琪擡手致意道。

“坐下、坐下,大家不用這麽拘促,現在又不是正式的廷議,咱們說話都隨意些,不用講究那些個禮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