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無視(第2/3頁)

見康平帝看著他手中的信,一臉好奇的模樣,安常煦幹脆選擇成全他,直接將常欣的信遞給他。

“您自己看一下就明白了,看樣子,那何家與祖母的淵源可能不淺啊。”

康平帝知道李常欣遇上什麽高興或不高興的事情,經常會在第一時間通過書信告訴安常煦,不存在什麽需要避人的問題,所以他也不客氣。

然後就看到李常欣以描述的方式,講了下她在宣武侯府做客的經歷,其中不乏一些特別有意思的吐槽,讓康平帝看得好笑不已。

這段時間以來,康平帝對李家頗為關注,既有想要更多的了解李家的想法,還有就是因為李家總會做些人他感到耳目一新的新鮮事,讓他感到很有意思的同時,還能從中受到一些啟發。

不過看到前面的內容,再結合陳鳳琪與江燕娘在後面的那段對話,康平帝立刻意識到其中了關鍵,也能隱約猜到江燕娘當著女兒的面,沒有直接說出來的未盡之言。

“這麽看來,你祖母的親生兒子可能在那何家?”

那個何錢氏,很有可能就是陳鳳琪親生兒子後娶的妻子,那個名叫何思佳的姑娘,極有可能也是陳鳳琪的親生孫女。

根據信中內容,安常煦也是這麽猜測的。

“看情況應該是這麽回事,就是不知道這其中到底出了什麽變故,讓祖母的親生兒子成了那何家的兒子,可是從祖母對待那錢氏母女的言行態度看,她似乎並不怨恨何家,對那錢氏母女也沒什麽遷怒,但也並不怎麽在意。”

若有遷怒,就不會給人家見面禮,若是在意,就不會只是隨便用兩件見面禮將人給打發,一句多余的關心都沒有,還特意指出是看在錢氏公公曾‘熱心助人’的份上。

想到他那位義母曾經做過的事,再結合這些信息,某些真相已經變得呼之欲出,康平帝有些感慨的回道。

“義母果然是位愛憎分明的人,雖然恨毒了她的親生兒子,卻沒有遷怒任何人,能以冷靜而又理智的態度面對這件事。”

安常煦卻搖搖頭表示不贊成。

“祖母曾說過,有愛才會有恨,愛得越深,越是放不下,才會恨,祖母當初應該是被傷害到極致,沒有了愛,也沒有了恨,而是徹底將那人給放下,直接無視。”

所以她明知親生兒子在哪裏,來京中這麽久,從不曾想過派人去打聽對方的情況,所以她才能做出讓義子頂替親生兒子的身份,讓兒媳改嫁義子的事。

若是那人死了,他祖母或許還不會做到這一步,可是對方還活著,丟下親娘與即將臨產的妻子,給別人當兒子去了,這絕對是種大逆不道的行為。

康平帝聯想到自身的經歷,深有體會的表示贊同。

“啟稟陛下,奴婢之前讓人去查了一下,那何大老爺名叫何文生,是何家長房長子,因何家長房的老太爺早逝,何家由何家二老太爺承了嫡支,何文生也是跟著二房長大。”

“因何二太爺尚在,何家一直沒有分家,何文生膝下有七個女兒與一個獨子,獨子名為何瑞,早年身體一直體虛弱,何瑞生趁外放之機,帶他出去尋訪名醫。”

“等到何文生外放期滿回京,何瑞的身體不僅已經康復,還娶了娘舅家的表妹錢氏為妻,育有一兒一女,回京後又生下一子,何瑞以同進士出身,現在集書省任給事中。”

安常煦直接問道。

“何文生是在十五年前外放離京的?”

劉樂點頭道。

“回稟殿下,是的,據說何文生當年還曾帶著兒子繞道回祖籍,也就是回鞏縣老家祭祖。”

“看來應該是在何家回鄉祭祖的途中發生了什麽,才會導致你祖母的親生子成了何文生的獨子,而你祖母應該是當時就已知道了這件事。”

然後才會有他義母帶著即將臨產的兒媳,匆匆變賣家產背井離鄉的事情發生。

想到他祖母當年可能受到過的傷害與屈辱,安常煦恨不得立刻下令將那何瑞判個殺頭之罪,將何家上下給抄了。

可是想到他祖母對那些人的態度,安常煦還是按捺住心中高漲的怒意。

“嗯,既然那人選了他自以為的康莊大道,就讓他繼續走下去吧,人這一輩子,既沒有回頭路可走,也沒有後悔藥可吃。”

康平帝有些意外的問道。

“你不打算做些什麽?”

“不,祖母不是已經表態了嗎,她很感謝那何文生接手了何瑞那個不孝子,對於那種為了趨炎附勢,拋棄做人底線的人,我們什麽都不用做,只需無視他。”

“讓他看著頂替他身份的人,飛黃騰達成為伯爺,他曾棄之如敝屣的親娘,成為高高在上的太尊夫人,他卻一點好處都沾不上,只能繼續在何家當他的贅婿,就是對他的最大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