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造謠(第2/3頁)

這才徹底弄明白這裏邊的關鍵,康平帝欣慰的點頭笑道。

“原來如此,哈哈,希望他們都能從中多學些經驗,以後都能夠成為可為百姓謀福祉,為我們分憂的能臣。”

這其中所透露出的將要重用幾人的意思不言而喻,邵雲博欣喜不已,他已年邁,他兒子被耽誤太久,入仕之後,雖因康平帝的有意關照,被擢升得有點快,現在已經是正五品。

可是他不僅沒有為此感到欣喜,還一直很擔心,他的兒子不比他,是隱在幕後將宦途研究得非常仔細,又與康平帝的關系不一般,縱然是一步登天,也能坐得住自己的位置。

他的兒子此前沒有接觸過宦途,縱然有他從旁提點,因為走得太快,也難免有些虛,不怕他將來能取得的成就有限,邵雲博更擔心他會因能力不足而惹禍。

按照陳鳳琪的規劃,親自主持創建李家莊的經歷,讓邵雲博從中受益匪淺,他很清楚,以他那位前東主的性格,既然拿出這麽一大筆銀子,肯定會親自從旁督促這件事,不會放任不管,那就是這些後輩的最佳學習機會。

事實也正如邵雲博所預料的那樣,陳鳳琪固然舍得捐錢,但是她絕對不希望自己的錢被浪費掉,建出一個只有面子光,顧頭不顧腚的眷村。

所以她在工部的官吏定下幾個候選地址後,她就開始持續關注一切進度,早得到邵雲博的囑咐的邵正英三人,也是下了值,就聚集到康王府中,儼然將康王府當做康平眷村的項目部。

陳鳳琪也在他們的盛情相邀下,前去幾個候選地址實地考察了一番,聽取那些地址的優劣之處,最後選了一處距離京城相對較近,路況較差,卻能解決的縣城。

不是陳鳳琪由親自確定,而是由相關人員通過表決選定的,陳鳳琪親自去考察,只是想要確保他們不會選個存在巨大缺陷,影響後續規劃的地址,並沒有當家作主的意思。

自從陳鳳琪捐銀十萬兩的消息傳出,京城中那些人家才意識到,原來李家除了聖寵正隆外,家底也很雄厚,舍得拿出十萬兩銀子捐給無關之人,想來應該李家若是嫁女,那嫁妝肯定也會在十萬兩以上。

由於關注點放到了這件事上面,樂陽縣主手段狠辣,整治了京中一批紈絝的事,都被人給忽略了過去。

同時也有多戶人家找機會探問口風,明裏暗裏向陳鳳琪和江燕娘打聽李常欣的親事,透露出想要結親的意思,其他人不比徐家,江燕娘沒有跟人實話透露自家的打算,一律推給婆婆。

陳鳳琪以大孫女年齡小為由,直接一概拒絕,讓那些人都無功而返。

沒過多長時間,京城裏突然流傳出一個消息,說是李家打算挾恩求報,想將樂陽縣主嫁給太子當太子妃。

柱國公府的世子夫人文氏在聽說這件事時,深感匪夷所思,直接回道。

“你們怎麽可以這麽隨意的亂揣測別人?據我所知,那李家是真心為兒女未來考慮的人家,他們是因為考慮到樂陽縣主年齡還小,想要再緩兩年,再加上他們對京城各家的情況都不熟悉,才不急著考慮結親的事,怎麽能被你們傳成這樣?”

跟她透露這個消息的趙夫人不大好意思的回道。

“我也是因為聽外面都傳得沸沸揚揚,再加上李家若是有這個打算,好像也不足為怪,才會信了幾分。”

“您家和那李家走得近,莫非是知道些什麽?”

文氏相信,李家既然覺得京中這些深宅大院都不適合樂陽縣主,就更沒有將樂陽縣主往宮裏送的打算。

“不管我家知道什麽,反正你們都趕緊閉嘴吧,別繼續在外面亂傳這些謠言,這簡直是在造孽,人家是將太子殿下當親生的養大,太子殿下和樂陽縣主只有手足之情,李家壓根就不存在讓他們兩人結親的想法。”

“再說了,皇上可是人家陳太尊的義子,從哪邊算,這兩人都只是兄妹關系。”

趙夫人聽她這麽一說,也發現那些傳言的確存在一些破綻。

“說得也是啊,既然皇上已經當眾尊陳太尊為義母,這關系已經夠牢固了,李家完全沒有必要再多此一舉,可是不知為什麽,現在外頭都這麽傳,傳得有鼻子有眼睛的,讓人想要不信都難,也不知道從哪傳起來的。”

文氏面露不屑,語帶嘲諷的回道。

“左不過就那幾家一心想出貴人的人家,一邊惦記著太子妃的位置,一邊還在親戚圈裏搜羅出一群相貌好的姑娘,打的是什麽主意,誰看著心裏沒數?吃相難看到連祖上的臉面都不要了。”

“主要也是因為有前頭那個成功的例子在前,那陳貴妃一人得勢,帶著娘家跟著沾多大光呢,據說她那胎要是能順利生下來,這太子之位,可輪不到從外面尋回來的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