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幸運(第2/3頁)

捐十萬兩銀子設眷村,再開設一些作坊,讓那些戰亡將士的家屬,可以在村子裏獲得能夠養家糊口的工作機會,既是想為安常煦爭取民心,同時也確實存有為康平帝祈福的心思。

她是由衷的希望康平帝能再多堅持一段時間,只要他還活著,在前面頂著,安常煦就能擁有更多的成長時間,比兩眼一抹黑的倉促上位要好得多。

準備得不夠充分,上位之後,為彌補那些短板,就需付出更多的代價,承受更多的壓力,陳鳳琪當然不希望看到這種事情發生。

所以在護國寺上完香,回去後,陳鳳琪就著手這件事,李家人口少,康王府的員工工資,都是由宮內負責,吃用方面,有皇上頻頻賞賜的那些,都用不完,花銷也少。

康平帝手下的那只船隊挺講信譽,沒有因為自家大老板已經成功上位,就撕毀當年的約定,取消李家的分成。

除了頭一次的那一大筆,後來又陸續送來好幾筆銀子,雖然遠不及第一趟多,加起來也有二三十萬兩銀子。

南江書院晉級為皇家南江書院後,有康平帝的私庫出資扶持,已經不需要李家再往裏面投錢。

所以這些年來,李家在沒有什麽大筆開銷的情況下,已經靠著那支船隊攢的有三四十萬兩家底。

李家莊的各個作坊賺的錢,積少成多,一年下來的數目雖然不算多,但是在扣除各項費用開支後,剩下的凈利潤不僅能讓李家人過得十分寬裕,還能有富余的部分攢下,只是無法與船隊的分成相提並論罷了。

手中握著幾十萬兩銀子花不去動,其實也有些浪費,拿出來做點實事,其實是一舉多得。

何況這江山將要由安常煦繼承,在這個家天下的時代裏,做些能惠濟百姓的事,也不算是花冤枉錢。

陳太尊在護國寺當眾承諾要捐資十萬兩,建造康平眷村,安置陣亡將士家屬的消息,沒等當事人回京,就已經傳到宮中的康平帝耳邊。

聽到陳鳳琪為給他祈福,大手筆的承諾要捐出十萬兩銀了,讓康平帝感動不已,他生母早逝,這輩子還是首次被人這般毫無所圖的真心對待。

“朕的這位義母認的真不虧,只是面對她的這份慈心,朕……受之有愧!”

明知道他之所以將其捧到高位上是有所圖,對方仍然全力配合,不圖他的孝敬,卻不吝自己的慈心,拿出那麽一大筆真金白銀為他安慰天下人心,為他祈福。

劉樂斟酌了一下,才回道。

“太子殿下是由太尊夫人悉心養大的孫子,她素來愛護太子,陛下您是太子殿下的父皇,也愛自己的兒子,你們有著共同愛護的人,您又認她為義母,她關心您,誠心為您祈福,其實也是因為愛護太子,您不用有負擔。”

相較於康平帝的滿心感動,安常煦在聽說這件事時,倒是顯得有些無動於衷,康平帝在感慨完自己聽說那個消息的感動之情後,發現他沒什麽反應,頓時有些不滿。

“劉伴伴說得對,太尊此舉固然是為了我這個兒子,同時也是出於對你這個孫子的愛護,你怎麽一點反應都沒有呢?”

安常煦遲疑了一下,才回道。

“祖母向來都是如此用心關愛我們,兒臣早習以為常,不知該做何反應才好。”

康平帝頓時有些語塞,愣了一會兒後,才心情復雜的回道。

“你比父皇幸運,對你而言,這只是平常事,卻是父皇此前從未感受過的深情厚意。”

同樣是生在皇家,也同樣是父母無依,他兒子一直生活在福罐裏,享受著親人無私的關愛,他卻生活在深宮之中,步步如覆薄冰,過得小心翼翼,因為稍有不慎,就是萬劫不復。

身邊的血緣親人給他帶來的從來都不是關愛,而是層出不窮的算計,親爹眼裏只有他自己和他手中的帝王權柄,誰能討得他歡心,才能有機會短暫的獲得隨時都能收回的聖寵,他這個元後嫡子也不例外。

安常煦毫不猶豫的點頭道。

“對,兒臣很幸運,所以兒臣很感謝父皇,您能在自身處境艱難的情況下,讓人盡力為兒臣擇了個好去處。”

這是安常煦的肺腑之言,所以他雖然對康平帝選擇認回自己,打擾自己已經規劃好的人生未來一事,感到有些不滿,但他並沒有埋怨對方。

因為以對方一直以來的經歷與處境,不管是在當初做出將他送到李家的決定,還是在登基後,沒有即時派人去找回他,讓他多過了幾年輕松自在的日子,都讓安常煦很感謝他。

所以他才願意在對方最後的日子裏,盡心盡力的孝敬他,成全彼此之間的這場父子之緣。

聽到他的話,康平帝愣了一下後,才曬然一笑道。

“雖是你的幸運,又何償不是朕的幸運呢,這樣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