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再出手(第2/3頁)

也正因有了這種賢名,康平帝雖然坐穩了皇位,在朝臣與宗室面前的威嚴卻有些不足,才會出現他將欲立康王為太子的態度擺得明明白白,仍然有人不放在心中的現狀。

陳鳳琪知道,柱國公府徐家是皇上留給安常煦的最強支持者之一,所以她在出席徐家的邀請時,雖然看上去依舊是氣勢十足的形象,整個人的狀態卻平和了不少。

完全不像她在成王府出場時,從腰背挺得筆直的身姿,到時常擡著的下巴,不時以眼角掃人,皮笑肉不笑,時常端著的高高在上的姿態,無處不透著懾人的鋒芒。

在徐家時,她依舊端著身份,周身卻是鋒芒全消,完全沒有巴結討好,拉攏徐家人的意思,卻是不開口則已,一旦開口,總能將話說到點子上。

讓人聽著有種如沐春風之感的同時,也會下意識特別重視她的話與態度,存在感十足。

頭一天才聽說這位太尊夫人有多驕縱跋扈,一張嘴有多利,本還有些擔心,結果人家只是外表上看著厲害了點,實際上十分好相處的事實,不僅讓徐家人松了口氣,還覺得外面傳的那些話,簡直是在誹謗。

送走賓客後,柱國公夫人環視著周圍的晚輩訓誡道。

“看到了嗎?這就叫做人言可畏,我們可一定不要偏聽偏信,也不能以先入主的印象判斷一個人,這位太尊夫人雖然出身不高,可她卻是位很有見識,進退有度,說話很有見地的女子,不可以尋常婦人度之。”

世子夫人笑著附和道。

“娘說得是,我們都記下了,能讓邵丞相那等人物敬重,還能得到玄隱先生認可的人物,肯定非同一般,我們這些小輩只會敬著,絕對不敢怠慢。”

雖然他們徐家是先帝元後的娘家,是當今皇上最信重的外家,對於皇上突然毫無預兆的給自己認個義母一事,比梁太妃那個心裏沒點數的先帝廢後更有資格計較。

柱國公夫人滿意的點頭道。

“對,何況我們徐家與李家的淵源如此深厚,足以證明,這一切都是天意。”

陳鳳琪這次來徐家,是由李成鋒跟著過來的,與頭一天送她去成王府不同,李成鋒不僅跟著陳鳳琪進入內院,去拜見國公夫人,還隨柱國公世子一起去的前院,由柱國公世子親自將他介紹給柱國公府的親朋故舊。

這完全是世交子侄的關系才可能有的待遇,李家有心,縱然一朝飛黃騰達,仍然願意承認柱國公府對李成鋒的撫育和培養之恩,拜見柱國公夫人,以表感謝與親近之意。

徐家也有意,才會這麽配合,允許李成鋒一介外男進內院。

徐家人都明白老夫人的意思,正所謂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徐家越是地位顯赫,受當今的信任,位高權重,越是如臨深淵,需要謹慎行事。

尤其是在他們徐家的親外甥,當今皇上的身體健康出了問題的情況下,下一任繼位人的人選,更是至關重要,將會直接關系到徐家未來幾十年的興衰榮辱,乃至是生死存亡。

康王的長相,能讓徐家人下意識生出自家人的親近感,可是康王與徐家之間,到底隔了一層,再加上他是剛被認回來的,此前與徐家人素無往來,縱然知道皇上的意思,也難免會讓徐家人心存顧慮。

尤其是康王與撫養他長大的李家人關系深厚,李家人對他的影響力肯定會很大,在這種情況下,徐家這麽快就給陳鳳琪下貼子,既有為李家人提供進入京城社交圈契機的好意,其實也有想要觀察一下李家人的想法。

如今看來,外界那些傳言實在很不靠譜,陳鳳琪這位太尊夫人雖然看著厲害,卻是個待人大方周到,言行溫和大氣,待人也寬仁的,完全不存在什麽姿態極高、囂張跋扈、言辭咄咄逼人之類的問題。

當康平帝聽說陳鳳琪在徐府的表現後,頗為感慨的對安常煦說道。

“看來你這位祖母,實乃非常之人,面對不同的人,展現出不同的應對能力,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她卻都能達到預期目的,實在令人欽佩,希望你能從她那裏多學些,有她從旁輔助你,朕就放心多了。”

雖然他至今都不知道陳鳳琪是如何做到的,可是她去柱國公徐府做了一趟客,徐世子隨後就親自上折邀請康王去京郊大營巡視兵防,就是徐家的選擇與表態。

對於自家祖母的人格魅力,或者說是忽悠能力,安常煦毫不意外,只是他對這些興致不大高。

“是,只是祖母向來喜歡清靜,並不耐煩應付這些人情往來,她都是為了兒臣,才會答應上京,做這些事。”

“朕記得你說過,她最喜歡研究前人留下的文字,內庫中應該有些不曾外傳過的古物,你可以給挑幾件給她帶回去。”

康平帝其實對此有些有疑惑,古人的文字與後世一再經過完善與創新的字體不同,縱是後世一些學富五車,飽覽經書的大才子,也覺得晦澀難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