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又揭一個(第2/4頁)

確定好修建這座狀元牌坊的地址後,柯尚書才提到另一個問題。

“陛下,二皇子畢竟是陽山鄉李氏培養出來的狀元,對於那邊,不知該如何補償才好?”

補償不到位,容易讓天下人非議,畢竟一座狀元牌坊,只要那個家族不犯下什麽重罪,足以讓狀元的出身家族榮耀許多代。

對於皇族安氏而言,那狀元不過是可以用來‘膈應’百官,證明皇族也能生出‘文曲星降世’的優秀子弟的證據,並沒有什麽實質性的意義,但是對皇室以外的百姓而言,絕對意義非凡。

聽到柯尚書的話,康平帝不以為意的回道。

“二皇子是由湖州府高台縣李家莊的李家撫養成人,與陽山鄉李氏沒有關系,朕為何要補償那家,只需補償高台縣李家即可。”

聽到康平帝竟然當眾說出如此‘任性’的話,讓柯尚書大為震驚,慌忙回道。

“陛下,就算您說的是事實,可是高台縣李家出自豫州李家,祖籍是陽山鄉李氏,二皇子殿下的養父也是陽山鄉李氏的人,您這麽說,實與禮不合啊。”

“誰告訴你二皇子的養父李成鋒,是出自陽山鄉李氏?他是二皇子的祖母陳宜人遷家到湖州境內,於半途中救回的義子,雖然也姓李,但他可不是豫州陽山鄉的人。”

聽到這話,堂上頓時一片嘩然,邵雲博下意識想要捂臉,他怎麽也沒想到,太太做的那些事,竟然會毫無預兆的被康平帝在朝堂上突然曝光,繼陽陽之後,樂姐兒也將很快知道,自己的爹不是親爹。

雖然邵雲博心裏清楚,皇上是因陳宜人被亡夫的族人逼得背井離鄉,才會對那陽山鄉李氏心生惡感,不想讓高台縣李家撫養二皇子的功勞,被陽山鄉李氏沾光。

索性在認回二皇子的最初,就當眾將高台縣李家與陽山鄉李氏之間的關系撕開,讓人無法再將兩者捆綁。

柯尚書愣了片刻後,才找回自己的聲音。

“可是,二皇子在戶籍信息上寫的……”

康平帝沒等他說完,就直接回道。

“那是因為,他養父李成鋒用的是他祖母親生兒子的戶籍信息,又在陳宜人的親自操持下,與他養母正式結為夫妻,連二皇子的養父被李家所救的過程在內,邵丞相是這一切事情的見證人。”

聽到康平帝的話,在場眾大臣不約而同的生出一個共同的想法,那高台縣李家似乎總共也沒幾個人,可他們之間的關系,怎就這麽復雜,藏著這麽多秘密呢?

聽到自己被點名,邵雲博這才出列道。

“是的,老臣能證明,二皇子的養父,是二皇子被送到李家前夕,我們從路邊救起的一名身受重傷的青年,由於當時的李家沒有青壯年頂門立戶,便對外宣稱那是陳宜人的親子。”

“後來發現那青年是位知恩圖報,性格忠厚之人,陳宜人便將其認為義子,起名為李成鋒,兩年後,陳宜人出面將兒媳改嫁於李成鋒。”

“所以二皇子的養父,從頭到尾都只有李成鋒一人,和豫州陽山鄉李氏沒有任何關系。”

另外一位向來與邵雲博不對付的大臣,語帶譏諷的質問道。

“二皇子的身世,也是由邵大人做人證,不知邵大人與那高台縣李家之間,到底是什麽關系,是以什麽身份見證這麽多?”

邵雲博撇了他一眼後,才淡淡回道。

“以家仆的身份,老夫當時是被陳宜人在牙行中買回去的老仆。”

又一個重量級的消息在朝堂上曝光,讓眾臣都感到有些瞠目結舌,康平帝卻在此時感慨道。

“邵愛卿當初是受朕的牽連,才會被罰入賤籍,好在他很快就憑自身的辦事能力,成功獲得李家的尊重,被消去奴籍,並委以重任,朕對邵愛卿,實在虧欠甚多。”

邵雲博趕緊回道。

“陛下,老臣不僅從不曾以那段特殊經歷為恥,相反,還很珍惜那段時光與記憶,因為老臣已經從中學到許多自書中學不到的知識與經驗。”

正是那些知識與經驗,讓他能夠很好的把握自己在皇上與朝堂之間的度,即便現已身處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臣位置上,也不曾膨脹,更不曾以權謀私,企圖控制朝堂。

還能心情平靜的站在朝堂上,當眾公開自己曾賣身為仆的經歷,因為他是真的沒將那段經歷視為恥辱,而是一直懷著感恩之心,感謝上天,感謝命運,讓他能在墜入人生最低谷時,有機會遇上那樣一位令人欽佩,助他良多的東主。

聽到這段君臣的對話,就算是再怎麽與邵雲博不對付的人,此刻也不得不承認,他雖然不是正統科舉出身,可他能坐到首輔之位,絕對不止是憑他的擁立之功,而是確有過人之處。

至少,他在提及賣身為奴的過往,毫無怨奮與不平的坦蕩,將挫折與困境,視為磨礪與機會,身在賤籍仍不忘從周圍汲取知識與經驗的心性,都很令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