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特待(第2/3頁)

直到書院招募先生時,高顯根據她劃定的範圍,邀請到一位自工部主事的位置上被罷官,特別精通算學的人才過來。

有對方結合陳鳳琪的描述,嘗試著畫設計圖,加上已經積累了豐富經驗的匠人一起努力,沒過幾個月,就成功研制出座鐘。

僅那台體型大幅縮小,很方便搬運的座鐘,就足以讓高顯感到十分驚艷,可是陳鳳琪仍不滿意,非要在保留座鐘功能的情況下,繼續研究。

沒想到時間過去一年後,還真叫他們給研制出了這袋表,隨身攜帶十分方便,可以隨時掌握自己的時間,規劃好自己每天的時間。

結果自己揣兜裏還沒捂暖和,就被送了出去,哪怕他還可以厚著臉皮找太太再要一個,高顯仍對之前的那枚極具代表意義的袋表很有感情,好在送的是老友最心愛的孫子,他倒也沒什麽遺憾。

不用讓高顯介紹,取出袋表的玄隱先生就知道怎麽看表,雖然他現在沒有什麽參照物,但是根據他的估量,也能看得出來,表盤上的三個指針的不同指向所代表的時間。

心中嘖嘖稱奇的同時,也明白了對方為何會那麽不舍。

“這可是你世叔祖連親生子侄都舍不得給的好東西,他待你的這份心意,對你的期望,你可要記住了,希望它能時刻提醒你,莫要自誤。”

聽到祖父這麽說,張文謙鄭重其事的接過袋表的同時,神情肅然的應下,並再次向高顯鄭重道謝。

隨著接到通知的書院先生們陸續到來,本來冷清的李家客廳,隨即變得熱鬧起來,接到臨時邀請的眾先生,本來還感到有些意外,畢竟東家為新到的先生臨時設宴邀請眾人齊聚的事,此前從未發生過。

眾人也都已經看出來,東家這是在盡力將一碗水端平,從不會刻意優待哪位先生,這讓他們這些先生都感到很受用。

而這場臨時通知的宴會,就算有品嘗紅薯的由頭在前,也不大符合東家一貫的行事風格,讓他們意識到,來者的身份可能有些特殊,諸位先生都沒有拒絕。

張文謙聽到每進來一位先生,高顯就會給他祖父介紹一下對方的出身,大半都是某年進士。

少數沒有進士功名在身的人,也都各有特長,例如那兩位曾經功勛卓著的將軍,連他的祖父都會以禮相待,對他們十分敬重。

下午曾給他考核的那七位先生,無一不是進士不說,甚至還不乏取得過殿試前三甲的人物,這些信息讓張文謙的脊背不自覺的彎下許多,再沒有早前縱然受到些打擊,仍然意氣風發的勁頭。

隨著到來的先生越來越多,李成鋒身為少東家,便招呼眾人都移步到桌椅更多,明顯是用來舉辦大規模聚會的大廳中。

剛一進入大廳,玄隱先生一眼看到的正是擺在廳中上首的一個座鐘,鐘盤看上去就是袋表的放大版。

“那是?”

玄隱先生正想詢問,高顯就已從旁解釋道。

“那是去年就已研制出來的座鐘,我們這些先生,現在都是一家一個,也算是東家給諸位先生們發的福利之一。”

“書院裏的公共區域裏,也擺放的有,太太庫房裏還存有現成的,回頭你也可以領一個回去,太太不喜歡送人座鐘,有需要就說領一個。”

玄隱先生聞言,有些失笑的回道。

“好,太太有心了,這麽好用的東西,我肯定要領一個回去。”

聽到二人的對話,跟在後面的眾人莫名感到與有榮焉,在得知新到的這位先生,竟然是大名鼎鼎的玄隱先生後,一直充滿興奮與激動的心情,也隨之平復了不少。

因為這番對話已經表明,這是真的,一直隱世不出的玄隱先生,竟然真的答應來他們南江書院任職,聽得出來,他們的這位據說是東家管家出身院長,竟然與玄隱先生交情匪淺。

等到陳鳳琪親自看著紅薯都熟得差不多了以後,才帶著兩個年齡較大的孫子孫女來到大廳中,讓孩子們給眾人行禮,又客氣的與眾人寒暄幾句後,知道人已到齊,便宣布先上一些紅薯做的食物。

“……這紅薯很容易飽腹,卻又消化的快,所以我為大家準備的份量不多,以免影響正餐,今天主要是為讓大家都嘗個鮮,不周之處,請諸位多包涵。”

知道這些都是陳鳳琪親自去廚房著人準備的,她的出發點也是為大家考慮,眾人當然不會有異議,身為主客的玄隱先生微笑著回道。

“有勞太太費心,才會處處妥貼,讓我等不勝感激,能有機會在第一時間品嘗到這紅薯的滋味,實在是我們的榮幸,多謝太太!”

玄隱先生沒有說出口的真實想法,是他們吃得越少越好,多留些做種子,好早日將這一奇物在全國範圍內全面推廣。

眾人紛紛跟著符合,雖然其他先生們其實不太明白,為什麽堂堂玄隱先生竟然會對品嘗紅薯一事,如此重視與推崇,可是這種作物,東家的地裏種的有幾十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