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擴招(第2/3頁)

只是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已經通過這件事,隱約意識到,亂說話是不對的行為,這種行為很容易傷害到別人,給自己和別人帶去麻煩。

而陳鳳琪在吩咐這件事時,已經不僅僅只是針對那張阿婆,而是以此為戒,要求繼任李家大宅內管事的夏蓮,在簽工契時,需要更重視對工人素質的篩選,盡量避免招收到這種做事沒問題,卻不知分寸愛嘴啐的人。

陳鳳琪從來都不曾在嘴上喊什麽人人平等,也不會這麽教孩子,只是她在日常的言行中,難免帶著這種觀念,兩個孩子受此影響,也沒有以少爺、小姐自居的意識,這也就使得他們與雇工之間,沒了距離感,給了張阿婆這種嘴啐的人,在他們面前口無遮攔的機會。

也幸好她當初的運氣好,從牙行帶回去的幾人,別的人不說,品性都很不錯,從不曾對外透露東家的私事。

也幸虧這李家莊的人,都不知道李成鋒與陽陽的真正來歷,要不然,不知道還有多少閑言碎語等著挑撥他們,本來關系和睦的一家人,再怎麽感情深厚,也難以承受得住那樣的考驗。

因為家裏出了這麽樁喜事,原本打算在大年三十的前一天舉辦的盛宴,被推遲到年後的正月,陳鳳琪幹脆讓人將大批的食材,都當做福利分發給各家過年。

宴請眾人的決定,是站在管理者的角度考慮,圖的是個儀式感,是為凝聚並激勵人心。

以陳鳳琪自己的想法,其實並不耐煩折騰這些,給足年終紅包與福利,讓各個家庭闔家團圓,以各自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來,其實會過得更自在。

次年初夏時節,南江書院的二期工程將要建設完工之際,高院長收到來自遠方的信件,他前東家當年在暗地裏投資的那支船隊,在順利登上東南群島後,已經成功返航,帶回大批珍貴物資,收獲頗豐。

陳鳳琪最關心是對方有沒有尋找到她最想要的高產作物,她也知道,對方是第一次登上那片海島,能找到的希望不大,就是這心中難免總惦記。

好在蒼天不負有心人,在另外一個時空中,會在數百年後才傳入華夏大地的紅薯,竟被船隊順利帶回,讓陳鳳琪十分欣喜。

相較而言,與紅薯一起被帶回的辣椒,雖也讓陳鳳琪感到高興,卻談不上有多驚喜,畢竟她本身並不是嗜辣的人,再加上華夏本土也有辣椒,只是目前還沒有在全國各地被傳開而已。

“能找到這個紅薯也不錯,多久能送過來?我們可以趕緊育苗,爭取能在今年就種上一波。”

早就知道高顯身份不一般,陳鳳琪早就懶得在對方面前藏著掖著,就像對方也沒有瞞著她,一再動用他那非同一般的人脈關系網絡般,兩人可謂是十分默契的保持著恰當的距離,從不逾越彼此的界線,試圖去打聽對方的秘密。

“大船停靠的碼頭距離湖州府不遠,我會催一下,讓他們盡快將東西送到湖州府城野,由冬生帶人去那邊接回來,前後花不了幾天時間,大船帶回來的稀罕物非常多,太太這邊還有什麽想要的嗎?”

陳鳳琪隨口回道。

“若有書籍文字之類的東西,我還比較感興趣,那些香料、燕空窩之類的其它東西,您看著辦,讓他們順便送點過來,發給書院裏的先生們當福利也不錯,比從市面上買劃算。”

這些從海外帶回來的東西,都屬舶來品,屬於價格昂貴的奢侈品,是普通人一輩子都沒機會接觸的寶貝,陳鳳琪曾在湖州府城見識過,只是她對那些都不感興趣。

想起那些價格昂貴的琉璃杯,陳鳳琪忍不住強調道。

“那些琉璃品就算了,容易碎,不如玉石實惠。”

聽得出陳鳳琪提及琉璃品時,那有些一言難盡的未盡之意,似佛隱約透著些不屑,而且一個最喜歡往家裏買各種瓷器的人,嫌琉璃品易碎的理由,讓高顯感到有些敷衍。

不過高顯沒有深究這其中的原因,笑著應下。

“太太說得這些,我都記下了,我們剩下的那些物資,就讓他們折合成現銀?”

陳鳳琪點頭,雖然她不知道對方的船隊有多大規模,但是據她估計,這種敢天開辟新航線的船隊,少說也有一二十條船以上。

哪怕只帶回十條船的物資,他們的兩成也極多,在自家沒有分銷網絡的情況下,要物資肯定不劃算,還很麻煩。

不過讓陳鳳琪沒有想到的是,即便她說了不打算多要物資,張冬生帶人去府城接收到的物資還是裝滿好幾馬車。

其中僅紅薯就裝了兩馬車,其它玉石、珍珠、香料、皮草、人參、燕窩等物品,也裝滿六輛馬車。

東西運到李家大宅,統計入庫時,陳鳳琪看著十分震驚。

“高叔,咱家的分成,大半都在這裏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