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奶奶最好(第2/2頁)

不過即便如此,因為在這桃河鎮上一住就是兩年多,全家十余口人,購置的東西著實不少,江燕娘是看到這也想帶走,那也覺得該帶走,免得去了新家還要再次花錢購置,想帶走的東西實在太多。

高台縣距離這交通便利的桃河鎮不算遠,陳鳳琪告訴她,哪怕他們將來定居在高台縣,也可過來小住,家裏人若是出行,還能在此落腳,就算留下一些東西,也不會浪費,江燕娘才徹底放棄盡量多帶東西走的想法。

自陽山鄉的老家離開時,婆媳二人為免招人注意,連換洗衣服都沒敢多帶,踏上背井離鄉之途後,處處不便,不得不臨時花錢購置。

可是家裏的錢是有數的,家無恒產的情況下,還養著那麽多人,一文錢恨不得掰兩半花的壓力之大,給江燕娘留下極深的印象,才會讓她對那些物件很珍惜。

陳鳳琪知道她的心態,才會這般委婉的勸阻她,沒有強制要求她一定要放棄那些不怎麽值錢,從這桃河鎮搬到高台縣的耗費過大,實在很不值的雜物。

即便已經盡量輕裝上路,全家十余口人及各自的私人用品,以及一些必需要帶上的東西,如陳鳳琪的書籍,兩個孩子的早教用品及玩具等,還是裝了好幾車。

遠比他們當初自豫州遷到這桃河鎮時的東西多,規模多,若有水路可以直達,其實直接包一條船更方便,可是中間換乘的不便,讓他們只得放棄水路選擇走陸上官道。

這也是高台縣雖然同樣位處湖州這一個物產豐富,經濟富饒的州府,經濟發展水平卻遠不如文河的原因。

周圍兄弟縣中河道如織,四通八達,不僅可以直通州府、省府,甚至還能直達京裏。

可是高台縣雖然同樣有水道,但縣裏山卻更多,導致通往縣外幾個方向的河道都不連貫,交通雖然也能稱得上是便利,卻因沒什麽大商船進出,無法給沒什麽特產的高台縣經濟,帶來什麽效益。

兩歲多的孩子,正值對外界充滿好奇的時間,跟著家人一起踏上前往高台縣的馬車,都興奮不已,嘗試過坐在負責駕車的李成鋒懷中,看周圍風景的滋味後,甚至不願再坐在車廂內。

因為不趕時間,又擔心初次長途旅行的兩個孩子不適應,搬家的隊伍走得並不快,本來最多一天半就能抵達的路,硬是被他們走了近三天。

高台縣的宅子都已經被收拾好,嶄新的家具都是一水的原木,不存在什麽有毒氣體,已經達到不拎包也能入住的程度。

陳鳳琪他們一行到來時,提前過來的青娘與何柳,已經帶著一群人侯在院子外,趕緊上前扶著陳鳳琪下車的同時,介紹道。

“這些都是窯廠那邊的工人家眷,少爺與高伯之前就是請她們來家裏幫忙打掃,做活都挺利索,人也本分,幫了我們許多。”

陳鳳琪掃了眼這座已經模樣大變的山頭,以及眼前這座大門敞開的庭院,滿意的笑著點頭道。

“嗯,有勞她們了,今天是我們喬遷新宅的大喜之日,這些既然都是自己人,多給些賞錢。”

青娘笑容滿面的應下,高管家是家裏的大總管,她就相當於是家裏的內管事,所以提前來布置新宅的工作,就被交給她負責。

隨後被何柳抱下車的陽陽打量著周圍這陌生的環境,好奇的問道。

“奶奶,這裏就是我們以後的新家了嗎?”

陳鳳琪笑著點頭,接過他道。

“對啊,你喜不喜歡這裏?”

陽陽攬著她脖子,將自己的小臉貼在她的臉上,小大人般的嘆了口氣道。

“這裏和老家不一樣,我也不知道自己喜不喜歡,不過只要能和姐姐、奶奶,還有爹娘在一起,在哪裏都差不多吧。”

被江燕娘抱著的樂姐兒說話在還不算利索,但還是迫不及待的跟著發表自己的意見。

“不好,這裏沒有大魚、三花、小牛……奶奶,我都想他們了。”

聽到兩個稚兒的話,眾人都忍不住失笑,陳鳳琪擡手摸摸孫女肉呼呼的小臉,語氣十分認真得笑著安慰道道。

“這裏雖然沒有大魚他們,卻有更多的新夥伴,等到你們長大一些,我還會帶你們去桃河鎮,去見那裏的夥伴。”

樂姐兒本有些沮喪的小臉,迅速燦爛起來,連忙點頭道。

“奶奶最好最好。”

此時還覺得‘奶奶最好’的小女孩,怎麽也不會想到,他們奶奶在接下來的時間裏,會給自己與‘弟弟’安排怎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