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謀劃(第2/3頁)

距離江燕娘臨盆,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樣子,雖然有一定的風險,陳鳳琪還是決定在盡量做好預防措施後,帶著她一起離開新台縣,理由都是現成的,去府城接兒子,不放心將要臨盆的兒媳婦,才會冒險帶上。

“燕娘,你怕不怕?”

面對陳鳳琪的詢問,近來看著陳鳳琪做這一切,無形之中受其影響,變得更為堅強的江燕娘搖搖頭道。

“不怕,我知道娘是為了保護我們這個家,才會做這些安排,我們要是不盡快離開,那些人會做的事,將會更可怕。”

江燕娘的家在陽山鄉,父親是原主丈夫的同窗,生母早逝,與後母關系淡漠,父女關系也不親近,早就清楚的知道丈夫沒了,娘家靠不住,只有跟著精明能幹的婆婆,才能有好日子過。

雖然不是在鄉村中長大,也曾聽聞周圍發生過的一些‘吃絕戶’事件,其中就包括她婆婆在喪夫之後,面對某些別有用心之人的挑撥與試探,曾擺出的強硬態度。

只是那時婆婆有個將要成年的兒子,那些人顧慮較多,不敢太過放肆,又發現婆婆並不是個軟弱好欺的婦人,只好歇了心思。

他們如今面臨的形勢更為嚴峻,所以江燕娘不僅沒有怨天尤人,而且還打起精神,努力向婆婆學習,告訴自己一定要堅強。

趕在孩子還沒有出世前,盡量離開陽山鄉的李氏宗族可以夠得著的範圍,才是當務之急。

若是等到孩子落地,還沒見李成傑回來,以李三爺為首的近支,一定不會放過她們這些孤寡,過繼了別家將要成年的孩子,這個家裏,將不會再有他們的立足之地,連她孩子的處境都將變得很危險,而她的娘家,也是個靠不住的。

看著這樣的江燕娘,陳鳳琪也很欣慰,她最怕人遇事哭哭啼啼,不僅幫不上忙,還會拖後腿,尤其對方現在還是個需要特殊保護的孕婦。

辦理好出行需用的路引後,陳鳳琪又按照自己在官府那裏打聽到的消息,去縣城裏的正規牙行處買人,是的,買人。

雖然以她自身所受的三觀教育,向來對封建時代中的這種行為持唾棄與反感態度,可是身處這個世界,還處於當前這個環境時,出於現實考慮,她不得不暫先走這一步。

要不然,憑她現在的老寡婦身份,再帶著一個身懷六甲的年輕媳婦,簡直就是個任誰看了都忍不住心動的目標,圖財圖人都有可能,虛無縹緲的運氣最不可靠。

牙行的中人許三雖是見多識廣,在這新台縣裏消息靈通,算號人物,看到衣著樸素,氣度卻有些不凡的陳鳳琪,感到陌生與意外之余,也不敢怠慢,客氣的問道。

“請坐,不知這位大嫂該怎麽稱呼?對人選有何要求?”

“我姓陳,家裏的兒媳將要臨產,兒子卻在外趕考,家裏人手不足,所以想要選個有照顧產婦與嬰兒經驗的婦人,再選個能幫忙跑腿的小子,年齡最好在十二三歲。”

“我們家就是個普通的鄉下耕讀人家,日子雖然過得清貧樸素,但也不會苛待人家,需要踏實勤快,真正本分,能安心過日子的人。”

聽到陳鳳琪不緊不慢的說出這番條理清晰的要求,還坦然大方的將自家情況簡單明了的介紹一番,許三更加肯定自己的判斷,這絕對不是普通的鄉下耕讀人家的大嬸,是個見過世面的,更重要的是,對方的確是個準客戶。

“您請放心,我這邊剛到一批人,裏邊正好有能滿足這些要求的人,勞您在此稍侯,喝杯茶,我去後院將符合這一要求的人,都帶過來給您過目。”

陳鳳琪聞言,跟著站起身道。

“既然是這樣,還是讓我跟你一起去看看吧,茶就不喝了,早點辦完這件事,我還要急著回去。”

把身子不便的江燕娘一個人留在客棧裏,她這心裏一直惦記著,所以陳鳳琪想要速戰速決,既然在經過思想鬥爭後,決定買人,就要早點將這件事落實。

許三這裏是跟官方掛號的正規牙行,人口買/賣只是其經營業務中的一項,經手的人都有正規來路,有被前任主家轉賣的,也有因犯事被官方罰入賤藉的,還有被父母親人所賣或自賣自身者,不存在來路不當者,也不會被送往青樓伎院那等糟踐人的地方。

除本地被賣的人外,從外地來的人中,非特殊原因,大多都是在府城之類的大地方沒賣出去,才會被低價送到新台縣城這種小地方。

陳鳳琪對這些心知肚明,所以她也沒指望能在這裏買到各方面素質多好的人,只要差不多能過得去,緩解她當下的燃眉之急就行,事後完全可以將人放籍,還其自由身。

卻沒料到,許三說他這裏剛到一批人,還真不是虛言,他這裏不僅有二三十人,還有一些明顯是從高門大戶中出來的人,因為那有些人,即便身處這牙行之中,也難掩傲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