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第2/4頁)

戰火徹底毀滅了托星的原生文明,只剩下少數強者帶領著各族的幸存者終日亡命。在各族成規模的反抗消失後,惡魔也開始著手建立起了它們自己的政權。那只能說是一個又一個的雜亂的部落,它們也沒有徹底殺死所有的托星土著種族,而是把他們圈養起來,做奴隸,做家畜。

這才是真正的托星所有智慧種族都處於水深火熱中的,崩亂紀元。

大火苗也是逃亡者之一,他最初還會記錄一下自己的情緒波動,思考一下今天又是什麽事讓自己的心情動蕩了,漸漸的也不會去思考了。

在這個過程中,他的形態更進一步的改變,狼的面容變得越來越接近人。曾經無論如何也無法徹底收斂的火焰也可以收斂起來了。但他留下了獸耳與火焰,這是他身份的標志。

昆茨一開始還和J管家議論兩句,後來也不說話了。

面對巨大的災難,人性的醜惡與美好就在他的眼前發生激烈的碰撞。藍星的很多影視劇和文學作品總讓眾多的人性偏向於惡,只有少數英雄才是善的。但托星的現實告訴昆茨,在面對大災難的時候,人性的善才是大多數,惡反而才是極少數。

老人們或行動不便的人至死也抱著惡魔的一只腳,男人們會努力讓女人帶著孩子先跑,女人們願意付出一切以保護幼崽。大孩子們保護著小孩子,只要是能殺惡魔的技巧和知識,孩子們都願意拼盡一切去學。

背叛者、懶惰者是有的,對自己人舉起刀兵的人也是有的,但數百個人裏出一兩個,真不算什麽。

人這個物種,無論種族,無論最初的來處,都是靠著抱團取暖,才在嚴苛的大自然優勝劣汰的競爭中,繁衍下來的。

大火苗已經很久很久沒有去是思考如何成為一個人,還有哪個人類的感情沒有感受過了,從昆茨的角度看,在感情上大火苗已經徹徹底底的是一個人了,還是一個好人——對自己人正義、善良,但不是亂發善心的老好人。

他將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培養成戰士,帶著他們與惡魔戰鬥,努力救下更多的人。

時間過去了很久,崩亂紀元的惡魔國家也發生了各種各樣的變化,他們對原生勢力從最初的發現必剿滅,變成了只要不來惹事就懶得多管。

惡魔國家之間的三不管地帶,出現了大大小小的原生種族政權。

與此同時,被圈養的各族人,不但奴化得越來越嚴重,也繁衍得越來越多。惡魔國家甚至願意將奴隸賣給原生國家。但買回去的奴隸,是別想讓他們成為戰士了。

怎麽講那些人都不會聽的,強迫他們舉起武器與惡魔搏鬥,更是妄想。他們會對著惡魔跪下,雙手奉上武器,一直到被砍掉腦袋都還在瑟瑟發抖的哀求活命。

對惡魔的畏懼,已經刻在了奴隸的骨子裏。

但這些奴隸幹活是一把好手,很能生孩子,認打認罵,而且……精於伺候人。

那時的人類與惡魔之間已經變得平穩,平穩反而滋生出了黑暗與醜陋。

所以又過了一段時間,大多數原生種族的政權,開始像惡魔國家一樣圈養奴隸。

大火苗是少數沒有那麽幹的,他每次只是少量的買回奴隸,把他們散入人群裏,讓其他人影響他們,慢慢的同化他們,讓四肢爬行的奴隸重新學會變成一個人。

他自己也是這麽學著變成人的,他喜歡人,喜歡生活在不同的人之間,不喜歡畜生,也不喜歡像畜生一樣的奴隸。

沒過多久,惡魔的國家開始打仗了。頃刻間,整個世界的惡魔都開始打,跟自己打,也和人類打。

這場戰爭持續了近百年,戰爭結束時,惡魔國家的大勢力幾乎沒變化,在惡魔國家勢力中間的人類國家,卻傷亡慘重。

在不到一百年的和平後,全面戰爭再次爆發了,這次戰爭的時間較短,只有十幾年。但在這次之後,就形成了一種循環,一百年左右的和平,接著就是戰爭。

幾次循環後,大火苗終於明白了惡魔們為什麽要開戰。為了好玩,為了打發無聊。每次和平的間歇,只是為了等待惡魔們的人口增長——哥布林是繁殖得很快,但中上階層的惡魔繁殖能力和人類差不多。

一次一次的循環,好像沒有盡頭,即使是昆茨這個知道崩亂紀元已經終結的旁觀者,也感覺到了深深的絕望。

大火苗也是,他以為他不會有絕望的感覺,顯然他錯了。表面上看起來雖然沒什麽,但只有與他共享感知的昆茨知道,他開始覺得疲勞,頹廢。但在漫長的生命中,他學會了什麽叫做責任感。

他找到了另外一位火系強者所率領的勢力,說為“尋求合作”,實際卻是“轉嫁責任”。

但在這裏,他戀愛了……

愛上了那位強大的人類女性首領,幸運的是,對方也接受了他。大火苗還擔心自己生不出崽,並與對方坦言,畢竟他的身體的每一塊肌肉,每一根骨骼,每一個內臟,包括他的小蝌蚪在內,都是在漫長的時間裏,一點點由魔力的打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