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梁天魚

死神僧,古佛再傳弟子,通過燃燈一脈特有的‘薪火傳法’,傳承的佛門武道。

也就是說,他並沒有真正的師傅,或者說,他的師傅,是死去不知多少年的某位高僧。

只有當燃燈一脈的高僧死去,他的一點意念才會穿越六道輪回,尋找下一任佛子。

而這個時期的死神僧,並沒有開創出閻佛寺核心絕學,六道輪回印。

倒是六道輪回印的前身,閻浮大千印被他創了出來。

戚籠不是閻佛寺的和尚,他已經走出了自己的道路,死神僧的大武行體系‘閻浮寶樹’最多只能作為參考,而不是完全借鑒。

而以同等級別的‘地藏王’眼光來看,無數種佛門拳術中,只有三種佛門絕學,可以對他有很大的裨益。

《古版死佛氣》《八萬四千佛蟲變》《閻浮大千印》

《古版死佛氣》跟閻佛寺傳承的死佛氣最大的不同是,古代版本蘊藏著‘薪火傳法’的一絲燃燈之念,死氣之中,孕育著代表火種希望的度世之念。

不過死神僧創立閻佛寺一脈之後,就抹去了這最後一層變化,或者說,某件事導致他心性大變,徹底喪失希望,放棄了度世,而是決心以惡磨惡,將世間惡人收集在一起,讓他們自相殘殺。

不過這樣一來,他也等於放棄了古佛再傳弟子的身份,摒棄了燃燈之念,徹底化身閻佛。

《八萬四千佛蟲變》又名脫袈裟法,是佛家煉皮一道的最高成就,煉到極點,能將人皮切割成八萬四千塊,每一塊都蘊含著生機念頭,就像是佛經中的八萬四千毛蟲。

閻佛寺至寶,人皮袈裟應該就是這麽來的,而歷代閻佛把‘非想非非想念頭’封印於其中的手段,則應該是這一絕學往後推演的變化。

至於《閻佛大千印》則是六道輪回印的前身,不過與六道輪回印高深的佛理變化不同,這一印法更偏向於掌法的攻擊性。

理念則是‘大千世界、粉碎真空、方證我道’,擁有‘如來之道’的強大攻擊力。

與戚籠想象中,陰森詭譎、變態瘋狂的老閻佛不同,這個時期的死神僧,在武道上給他的感覺,是一個有自我堅持、蓬勃向上、甚至已經初步證就如來之道的年輕僧人。

至於未來為什麽會心性大變,放棄燃燈之道,立下這麽詭異的道統,可能就只有歷史才知道真相。

而且除了《閻佛大千印》外,《八萬四千佛蟲變》對應的是生氣,孕育的是土系拳術變化,《古版死佛氣》對應是死氣,孕育著火系拳術變化,這兩種都是宗師級的拳術。

只有將金木水火土、五行拳術全部參透,外加四煉大成,才能進行武道上的最後一關,火燒身考驗,證就半神。

倒不是說死神僧就沒有其它厲害的絕學,只是其它佛門拳術與大武行體系‘閻浮寶樹’關聯太深,對於已經走出自己道路的戚籠來說,有害無益。

初步煉成佛心種魔大法,已經把戚籠之前的積累消耗一空,所以突然多了這三門拳術,於他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碳。

不過這三門絕學只有在現實中才能進行修行,在這半真半假的虛幻歷史中,煉了也是白煉。

而且相較於這三門宗師拳術,對戚籠來說,最大的好處其實是在短時間內,掌握一具半神的肉身和精神。

這種武道怪物的肉身結構,可以說已經復雜到難以想象的地步,血氣的運轉、骨髓造血的頻率、五臟的吞吐規律,每一種變化都是武道上的瑰寶。

更別提半神級別的精神,哪怕戚籠參悟出了‘地藏王’,對於他來說,也是一種極大的補充。

當初戚籠和施邪兒這個水系宗師暗中角力,其實是稍稍處於下風的,尤其是在肉身的較量中。

他相信這一次若是能離開此地,再一次面對宗師,他會更加遊刃有余。

“大師可曾休息?”這是梁天魚的聲音。

戚籠微微一愣,死神僧的記憶中,只有關於三人的基本資料,甚至連他們到這裏來幹什麽都不知道,更別提是敵是友了。

他謹慎的道:“梁施主有何事?”

“今夜月色不錯,不如大師出來一起賞月?”

戚籠想了想,直接走了出去,果然看到月色之下,亭亭玉立,宛如絕世美人般的未來梁家老祖。

古戰場夜不能行,能撞上怪異,但對於兩尊半神來說,你得祈禱怪異不要碰上祂們。

戚籠憑借死神僧的‘燃燈境’精神,可以明顯的感受到,這梁天魚比起薛補庭弱了不只一籌,給人的感覺,就像是走某種捷徑,突破的半神。

三百年前的古戰場,煞氣烏雲還沒有徹底籠罩天空,依稀能見月色。

梁天魚也跟他那些靠藥物,才能偷取別人好感的後代不同,就好像仙氣精華凝結成的天才地寶,光是坐著,就足夠讓人心生好感,甚至讓人生出覬覦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