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吾乃許清宵,今日再請聖意!蓬儒憋屈!(第6/7頁)

能請聖意就真的可以為所欲為?

朱聖一脈的大儒的確有些難受了。

但難受又能如何?只能捏著鼻子啊。

而許清宵再聽完這話後,卻顯得心滿意足。

事情到這裏的確差不多可以收手了。

沒必要繼續鬧騰了,該拿的好處都拿了。

該對付的人也對付了。

沒必要這樣繼續但僵持下去。

“蓬儒公道,許某答應了。”

許清宵開口,只是這句話卻充滿著嘲諷味道。

說到這裏,許清宵倒也沒有繼續逗留了,轉身離開,顯得十分灑脫。

“許儒,守仁學堂還收人嗎?”

此時,宋明的聲音響起,他直接跟了過去,詢問許清宵收不收人。

“有品德者,皆收。”

許清宵給予回答,一時之間,宋明頓時跟在後面,臉上充滿著期待。

不僅僅是他,一瞬間一道道身影動了起來,跟著許清宵走了。

到後面,越來越多的人跟了過去。

許清宵今日所作所為,讓他們實實在在感覺到了熱血沸騰啊。

少年,應當如此。

這才是年輕人該有的姿態。

相比之下,他們的確崇敬許清宵這般姿態。

就如此。

這場鬧劇,最終以嚴磊誅心,張寧致歉,以及付出大魏文宮好不容易出現的祥雲為代價,還有許清宵三個條件告終。

大魏文宮輸了。

準確點來說,是朱聖一脈輸了。

而且輸的幹幹凈凈。

如若今日沒有發生這種事情,本來還有迂回之地,可以不斷惡心許清宵,打壓大魏文報。

至少可以爭鋒,甚至贏面很大,畢竟大魏文聖報背後的可是大魏文宮啊。

但這一次慘敗,朱聖一脈輸的很慘,大魏文聖報幾乎喪失了爭鬥的資本。

即便他們還能想到其他辦法,可一個月一期,將不存在任何競爭能力了。

許清宵大獲全勝。

甚至還帶走了一批大魏文宮的學子。

輸的很慘,相當慘。

“即日起,大魏文聖報更名,大魏儒報,由陳心主筆。”

蓬儒之聲響起,將大魏文聖報改名為大魏儒報,並且主筆之人,選了一個比較特殊的大儒。

陳心。

文宮當中,陳心聽到此話,不由一愣,但還是沒有多說,只是朝著蓬儒的方向一拜。

就如此,大魏文宮逐漸安靜下來了。

但這只是表面的安靜,私底下這些儒生紛紛在竊竊私語,討論的話題就是,要不要去守仁學堂。

這種事情,對大魏文宮來說,需要立刻處理,否則的話,當真流逝這些才子,大魏文宮也承受不起。

而後,時間緩緩流逝。

今日之事,傳遍了整個大魏京都,百姓們得知許清宵的所作所為後,不由感到暢快解氣。

而得知嚴磊與張寧的下場,更是拍手鼓掌,連連叫好。

至於程立東的異術,到底是不是嚴磊所傳,一時之間,百姓們也在紛紛猜測,可這種猜測之聲,很快就被制止了。

涉及太大,不容許討論,這不僅僅是對某一個大儒有損傷,而是對整個大魏文宮。

大魏文宮代表著是聖人,這種話題自然不允許討論,但雖有禁令,可一些百姓還是忍不住偷偷竊語。

就如此,一連數十日過去。

大魏文宮出奇的安靜,沒有半點事情發生。

而大魏文報,在沒有競爭對手的情況下,價格穩定在了一份十五文,雖然無法帶來盈利,但卻能快速擴展。

第二期文報,售出兩百萬份。

第三期文報,售出三百萬份。

第四期文報,售出五百萬份。

而這段時間,守仁學堂的學生也越來越多了,大部分都被許清宵安排到文報館,負責大魏文報之事。

同時,大魏文報的銷售也開始下降,倒不是有人搞破壞,而是新鮮勁過去了,自然而然市場便會回到一個平衡狀態。

從最高的五百萬份,一直跌落到兩百萬份,這是京都目前能承受的體量,現在基本上一份文報十幾個人輪著看。

甚至有些聰明的商人,買來文報,免費借閱,一次一文。

各方情況,讓大魏文報的銷售實打實下降,可影響力卻越來越大。

許清宵看中的就是影響力,而不是這點碎銀。

而就在第五期大魏文報發布之時,許清宵也與各地官商見了一次面,將大魏文報分發權給予對方,所有成本由對方出,利潤也由對方全拿。

還是那句話,許清宵要的是影響,而不是碎銀幾兩。

當然,許清宵也不會讓張如會虧錢,目前大魏文報最賺錢的是各地商戶廣告,這個賺的可比販賣文報要多。

許清宵的想法很簡單,明年年初,大魏文報將徹底出現在每個縣城,這樣一來的話,這柄民心之劍,就算是真正鑄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