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大儒針對,郡王發怒,許清宵之怒,平丘賑災案

離開皇宮時,許清宵依舊顯得迷茫。

他愣是不知道大魏女帝召見他是為了什麽?

當真就問自己吃了沒吃?

這不合理啊。

難不成是想要仔細端詳自己的絕世容顏?

許清宵真的有些好奇了,都說聖意難測,可這未免太難測了吧?

也沒有多想,許清宵先回客棧在說吧。

與此同時。

大魏文宮內。

三名大儒坐在內堂中。

此三人分別是陳正儒,孫靜安,正明。

“今日朝中,陛下欲讓許清宵入我吏部,但最終改為刑部,兩位如何看此事?”

陳正儒開口,問道二人。

“陛下讓他入我吏部,不過是以退為進罷了,六部當中,吏部,戶部,兵部最為重要。”

“然而陛下無論如何都不會讓許清宵入兵部,大魏北伐不了,而戶部許清宵也沒這般才華。”

“所以只能將目光放入吏部之中,只是剛剛入朝,便進吏部,這顯然也不行,思來想去刑部最好。”

“只是按理說,即便許清宵有再大的才華,也不可能直接安排官職,理論上就應該是過去當個閱掌,然而現在直接便是從七品主事。”

“只能說陛下這招用的好啊。”

孫靜安開口,將事情分析的仔仔細細。

“恩。”陳正儒點了點頭,他也是這般認為的。

“可將許清宵安排至刑部,又有何意?”

此時,正明大儒開口,言語之中充滿著好奇。

“還能有何意,刑部負責全國一切案件審查,無非是讓許清宵過去,熬一熬資歷罷了,他是主事,擔不起太大的責任。”

“若是許清宵老實一些,熬上三五年,到時再讓他有些權職,大概就是如此。”

孫靜安有些不以為然,並非是他傲慢,而是事實如此。

“非也。”

陳正儒搖了搖頭,他身為左丞相,思考的事情太多了。

“今日陛下這般,絕非只是單單想要提拔許清宵如此簡單。”

“北伐之爭,這一二年差不多就要有個結果了,基本上不出意外,不會北伐,而是以興國為主,今年府試也可看出。”

“陛下說到底還是明白大魏如今需要什麽,可若確定北伐,那朝堂許多事情就要改變,戶部只怕將一躍而上。”

“至於吏部,恐怕也會有巨大的改變,我等儒家一脈,可能會因此受到牽連,或許陛下是在給我等一個信號,一個警告。”

“若許清宵能勝任刑部之事,我等這些老家夥可能就要退隱了,這件事情絕非想象那般簡單。”

陳正儒敏銳地察覺到一件事情,一件極其與眾不同的事情。

陛下有意打壓儒道一脈。

他不在乎許清宵到底安排了什麽官職,哪怕真就來了吏部又如何?就算是員外郎又能如何?

說到底許清宵還是太稚嫩了,可今天的事情,讓他莫名感覺,陛下這是要打壓儒道一脈,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這才是滅頂之災。

孫靜安與正明大儒神色平靜,尤其是孫靜安,直接開口道。

“不可能,朝堂當中有些事情離不開我等儒者,就好比吏部,選拔官員,任賢而用,若是讓其他人來,光是問心便過不去。”

孫靜安直接否認。

六部當中,有許多重要職位都是給儒生的,原因無他,儒者無私,尤其是大儒,到了這個程度,講究的便是心境。

當然還是那句話,如果兩個人才都能用,用自己的人不算自私,而是為了延續儒家一脈在朝中地位,而且方便自己用,能夠好好管理天下。

畢竟誰會認為自己錯了呢?

“可若是出了一個新學呢?”

陳正儒開口,一句話讓孫靜安說不出話來了。

刹那間,孫靜安微微皺眉道。

“正儒先生,您的意思是說,陛下想要扶持許清宵的心學?”

孫靜安想明白了。

“有這個意思,但不一定,畢竟許清宵的心學,無法與朱聖之學對抗,換句話來說,如上面幾位先生所說,許清宵成為不了聖人。”

“可朝堂不需要一位聖人,只要許清宵能順順利利成為天地大儒,那我等就徹底麻煩了。”

陳正儒不相信許清宵能成為聖人,但陳正儒也知道,朝堂不需要聖人,陛下也不希望許清宵成為新的文聖,這樣一來對皇權有著極大的挑戰。

可只要許清宵成為天地大儒即可,只要許清宵成為天地大儒,是不是聖人已經沒關系了,完全可以扶持出一批支持他的學生。

到時候安插進入朝廷,那麽他們只會越來越弱,若有一天許清宵門徒有人也成為大儒,那他們就徹底完蛋了。

新舊替換,這本就是自然之道,他們抗拒不了,可新舊交替太快他們也不願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