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到達浦東(第2/4頁)

他們沿著外灘走了好一段路,見識蘇州河口,看到蘇州河上的帆船,以及在帆船上生活的人家。

走了半個多小時,來到一處公交車站。足足轉了兩趟公交車,他們才在六點半時回到旅社。

陳教授依舊沒回來,不過她讓人帶了個話,說是今天晚上在朋友家休息。

今天他們也走了一天,估摸著得有好幾萬步,累得真是夠嗆。

所以宋禾三人匆匆吃個晚飯,洗漱完後躺床上,沒一會兒就睡了過去。

不對,宋禾倒是寫了兩封信。一封是寄給遠在興隆縣的小妹,另一封是寄給不知道在哪個旮旯角待著的陸清淮。

兩封信上內容差不多,都是寫她帶著大娃米寶兩人來了海市,意在參加一個研討會。

只是在開會前的兩天,他們姐弟幾人又到處遊玩,去了新世界,去了海市外灘,明兒還打算去另一個地方玩。

因為她現在困得很,所以兩封信寫的都不長。

為啥好好的會想起寫信呢?主要是宋禾發現樓底下有個郵局,明兒出門時正好可以把信寄走。

宋禾除了寄信外,又給小妹裝了整整一斤的大白兔奶糖。

要問全國什麽地方的大白兔奶糖最多?

那肯定是海市。

她上午在新世界時足足買了三斤大白兔!

至於陸清淮……算了,宋禾猶豫片刻還是沒打算給他寄。

他工作單位保密,平時信件也得檢查,那麽寄過去的東西肯定也是要經過層層檢查。

宋禾怕到時候檢查人員還得把一個個奶糖給打開,平白給人家增加了多少工作量啊。

嗯,不是她舍不得,真不是!

宋禾把信件和大白兔放好後,就倒頭睡了過去。

夜晚的海市並不像平和縣那麽安靜。

街道上有昏黃的路燈,還有在夜色中匆匆行走的過路人。

蘇州河的水幾乎孕育了海市,她安安靜靜地流淌著,然後流入黃浦江中。

海市的夜色,是靜謐的,美好的。

——

同一時間,浦東的一片平房居民房區,有一人才回到家中。

謝昭慶踮著腳,小心翼翼地走過這條濕漉漉的小巷,然後拐個彎,在一處院子前停下。

他敲敲門,片刻後,門就從裏頭打開了。

只見有個小男孩探出頭,然後露出個笑來:“哥你可回家了,吃飯沒,快來吃飯。”

謝昭慶到了此刻才露出疲憊的神情,摸摸弟弟的頭,把門關上後去到廚房中。

廚房的鍋裏有溫熱的面條,面條上還鋪著一個煎雞蛋。

今天一整個白天他就吃了一份鹵肉面,肚子餓得一抽一抽疼。

昏黃的燈光下,謝昭慶呼呼吸著面條,沒兩口就把一大碗面條給吃完,露出個飽食饜足的模樣。

明明這面條清湯寡水的,和今天中午的鹵肉面完全不能比,但他好似還吃得更香甜一些。

謝昭慶放下飯碗,臉上頗有些感慨。

別看他是土生土長的海市人,但還真不如今天中午那三姐弟有錢。

今天中午他點了一份鹵肉面,可心中疼的都快滴血。要不是為了面子,他根本不舍得這麽吃。

可那三姐弟紅燒肉說點就點,白白的大米飯更是上三碗。

他那時候沒流口水,完全是他定力好!

家家戶戶都有本難念的經,謝昭慶覺得自家的經格外難念。

他爹在浦東的化工廠上班,是一線工人。級別雖然高,工資雖然多,但是卻也疾病纏身。而他媽是在廠裏食堂上班的,因為只是個幫廚,所以工資沒多少。

爹媽孩子生得多,謝昭慶頭頂上有個大姐,幾年前下鄉去了。他是老二,底下還有四個弟妹。

老三身體不好,一個月裏有半個月在生病。

老四才七歲的年紀,正在給他燒水,平常包了家裏的家務活,能給他分擔一些壓力。

老五老六歲數小,一個三歲多,一個一歲多。

毫不誇張地講,謝昭慶平生什麽都不怕,就怕他媽肚子大。

如今呢,家裏八口人,只有三個能賺錢,可是花錢的地方卻一點兒都不算少。

大姐運氣不好,被分配到西北農場中去。即使他沒有去看過,可想也能想的出來,那裏的環境是有多惡劣。

謝昭慶覺得不能把大姐一個人給扔到那兒就不管了,畢竟她也算是替他們幾個兄弟姐妹下鄉的。

因此,謝昭慶每個月要寄些物資給大姐,這就是一筆大花費了。

再加上三妹的醫藥費營養費,還有弟妹學費,家裏生活費等等,都能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家裏的狀況直到謝昭慶能賺錢了,才改善許多。

不過如今,他又有一個新願望,那就是在浦西買一套房子。

如今家裏省吃儉用,也是為了攢錢在浦西買一套房子。

洗完澡後,謝昭慶十分小心地將身上換下來的這套衣服給洗了,又晾開抖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