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曾經同事(第2/3頁)

大娃和米寶的被窩裏塞一個,她和小妹的被窩裏塞一個。晚上睡覺時兩雙腳丫都擠著往暖手瓶上放,舒服極了。

翠芬就曾不止一次跟宋禾說過這個暖手瓶十分好用,後來還找宋禾代買了兩個給她爹媽和公婆。等去年她閨女出生後,又找宋禾代買了一個給閨女。

如今這對夫妻都在幼兒園中做事,一年、三年、五年甚至十年,或許都將在這個小小的幼兒園中。

翠芬和家旺都曾說過自己沒什麽大本事。當初一起共事的宋禾有能力,二花有魄力。而他們就想紮根幼兒園,謀口飯吃,也是為家鄉做貢獻。

他們夫妻也是偉大的人,宋禾心想。

沒有誰規定人這一輩子就得做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就得過得轟轟烈烈。

平平淡淡,一生只做一件事的人生也同樣很精彩。

而被不少人覺得有魄力的二花,她從幼兒園辭職了,當起了李家村的竹蓀負責人。

二花每天組織著村民山上采竹蓀,采完後又安排人把竹蓀運到公社去烘烤。沒事幹的時候,還親自上山看竹蓀的生長狀況以及竹林環境。

等采摘季節過了後,安排人制作懸浮液,把孢子灑在她覺得環境不錯的竹林土地上。

二花為了進一步了解竹蓀,還查閱許多相關書籍。甚至親自寫信給鄭教授,詢問一些不懂的問題。

她同宋禾一樣還沒結婚,不過她不結婚的原因是她想招贅,不想嫁人。

至於為啥這麽久都沒招到贅婿,純粹是因為她的要求很高。

二花很早就放出話來,她的對象必須初中及以上學歷。還有就是人品得不錯,最好是能講會說還會幹活。再有對象長得還不能太醜,得是家裏兄弟姐妹多,父母以後不需要他照顧的那種男人。

這話一出來——

全村人:“……”

她爹媽:“……”

就連李二奶奶被她氣得也不糊塗了,拿著拐杖追得二花滿村子跑。搞得二花晚上寧願翻墻回房間,都不敢敲門走大門。

照李二奶奶說,這種條件的好後生怎麽會給別人做贅婿?讓二花收收心,要不把條件降低一些,要不加找個符合條件的嫁過去。

可二花卻說,她自己就是這個條件,有學歷有工作還有錢,長得也算端正標志,家裏姐妹多,以後負擔小,憑啥不能找個合適的贅婿讓他嫁過來?

好家夥,這話說得好像也沒啥問題。

是真沒問題!

村裏人越聽越覺得二花的話有道理,就連李二奶奶都驚疑不定,仿佛在進行一番思想重塑。

因此二花就這麽單身到現在,也沒啥人會說她。

人家事業幹得風風火火的,誰又會多關注其他還沒影的事兒呢?

這會兒二花走在路上,看到遠處宋禾帶著三個弟妹走來,瞬間邁腿跑了過去。

“小禾,你今兒就回來了,曉敏不是明天辦大事的嗎?”

宋禾笑笑:“我先回來幫忙的。”

二花幫忙把布袋接過一角:“我幫你提。”說完又道:“那你每天晚上還會回公社不?還是說住在咱們李家村。”

宋禾指了指布袋:“我才帶了這些東西,哪能住家裏。我打算早上吃完飯跟著李八叔的馬車來,傍晚吃完飯後又跟著李八叔的馬車回公社。”

所以她也就拜托楚怡幫忙頂一下中午的廣播。中午那陣子的廣播不要念稿,只要將電台打開就好。

二花點點頭,突然又拉著宋禾問:“哎曉敏對象到底怎麽一回事兒,怎麽有人說是軍人,又有人說是公安同志?”

宋禾提著布袋踏上台階:“原本是部隊的,前段時間轉業了,轉到公安局去,還是源陽市的公安局。”

二花驚訝了:“那曉敏往後要去源陽市,張奶奶能舍得?”

兩人說話間就走到李隊長家門口,宋禾停下笑笑說:“一年多前就相看的,當時說是大概率會來平和縣,結果被分去源陽市。但是兩人感情穩定了,張奶奶舍不得還能咋辦。”

好在曉敏對象的本身就是平和縣人,他父母在紡織廠上班,家裏有四個孩子,他是最小的一個。不管怎麽樣,每天總得回平和縣一兩趟。

姑姑還說曉敏跟著他去源陽市沒準能過得更好呢,父母對兒子兒媳就是遠香近臭。

人家轉業後有工作,還會給家屬安排工作,就連房子都已經分到手了,足足五十八平,外加一個大陽台的樓房!

親家也不是一個不講道理的人,轉業費全部讓曉敏對象拿著。家裏東西是沒怎麽分給他們小兩口,可也事先說好了以後不需要給他們養老,有空來看看老人就好。

這不比待在平和縣和一大家子公婆叔伯妯娌相處來得強?

宋寧玉是這麽覺得的,也這麽跟張秀娟說了,張秀娟果不其然被她這番話給說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