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知青到來(第3/4頁)

練秀安不可思議:“知識青年?”

小柴點點頭。

真是奇怪,他們鄉下的人都想去城裏找份工作,可城裏的人反而想來他們鄉下勞作。

小柴撓頭,這情形她怎麽越來越看不懂了?

宋禾在幼兒園中聽到這件事時,心中是“臥槽”一聲的。

知青啊!

她曾經陪著姥姥看過不少這個年代的電視劇,十部裏頭就有八部中有知青。

知青是這個年代的特殊產物,其實打從五幾年那陣便有了。

他們自願來到農村勞作幹活,或者是到邊境去保衛邊疆,實在能稱得上是偉大的一代。

但要說大規模的知青下鄉,還得從明年才能開始,一直持續到十年後。

不過此刻宋禾沒空關心這些,她滿腦袋都是知青來了後該住在哪裏?

這個公社哪裏還有空房子呢?

不出意料的話,就她隔壁空房子多了。

宋禾表情復雜,頗有一種吃瓜吃到自己頭上來的感覺。

火車“哐當哐當”地往前開。

穿過黑暗的隧道,車廂立刻又變得明亮。

當快靠近平和縣車站時,火車速度慢慢在下降。

這半個車廂的人開始振奮,他們都是要在平和縣下車的,對未來在平和縣的生活十分憧憬。

突然有個穿著白襯衣的男人站起身,激動道:“大家請懷著最熱枕的心踏上這片土地,我們將在這片土地上幹出一番事業,幹出一番成績!”

“是的!”

所有人齊齊鼓掌!頃刻之間,整個車廂想起猛烈的掌聲!

“我們要到廣大的農村去,我們要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農村的土地上!在哪幹不是幹!”

“好!”

再次發出震耳欲聾的響聲。

有些人都忍不住站起身,激動得滿臉通紅,恨不得當即就下火車去勞作!

……

然而車廂的另一頭,卻坐著幾個魂不守舍,疲憊不堪的人。

“嘶——”

坐在椅子上的一位老人突然按住胸口,旁邊原本閉著眼睛的年輕人立刻驚醒,霍地站起身,從他兜裏掏出一個藥片遞給他,又旋開水壺,不停摩挲著老人的脊背。

好一會兒,等老人臉上輕松了,他才緊張問:“老師,您怎麽樣了?還好嗎?”

老人點點頭,有氣無力靠在椅背上,說不出什麽話。

又過一會兒,一個頭發已經發白的女人走了過來,擔憂問:“老俞是不是又發病了?能不能讓他們通融一下,到了平和縣後去趟醫院?”

年輕人也點點頭。

俞許把眼鏡取下來,慢慢挪動身體躺好,搖搖頭道:“我沒事兒。”

說著,抱歉地看了年輕人一眼:“清淮,我這病麻煩你了。”

陸清淮無奈道:“老師您怎麽又講這話,我小時候麻煩您的事也不少。”

俞許露出一抹笑:“那些都不算什麽,我當時幫你有余力,跟你現在舍下一切來幫我卻是不同。”

對面的女人也點點頭,她叫錢卿元,跟俞許是夫妻。

兩人在學校待了一輩子,無兒無女,到老了又遇上這種事,如果沒有陸清淮,還不曉得該怎麽辦。

陸清淮也不和兩位老人爭,拿著水壺起身去裝水。

離開兩位老人視線後他眉心一蹙,臉上擔憂盡顯。

也不知道這河西公社怎麽樣,老師的身體經不住再一次的折騰。

火車慢慢開進平和縣,站台出現在眼前,使得知青們趴在窗戶邊上,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窗外。

陸清淮三人也在看著這個地方,他們或許要生活好幾年的地方。

車廂上的人魚貫而出,左顧右盼地尋找目標。

“哎,河西公社在那兒!我聽到那人在喊啦!”

“我們去的是湖前公社,我怎麽沒找到呢!”

一群人聚集在一起,每個人手上都拖著行李,腳下還放著好些包箱。

這次河西公社接人的可不止有小李,還有宋禾。

她今天來縣城中開會,而自行車昨日被小柴借走了,只能跟著小李的馬車來。

宋禾憂心忡忡地靠坐在馬車上:“咋這麽多人,可別等會兒沒我的座位吧。”

失策了,早知道剛剛就跟著李家村的馬車回去,回李家村也得經過公社呀。

今天縣城趕集,李八叔也有來。可李八叔的馬車也不曉得是不是前兩天拉過草塘泥,馬車上還有些許泥土沒清理幹凈,所以宋禾才沒坐。

現在只能後悔,暗暗祈禱待會兒能夠坐得下。

小李心也懸呢:“小禾老師咋辦?我真沒帶過這麽多人,萬一路上翻車了該咋辦?”

被他這麽一說,宋禾更後悔了呢。

兩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天,時不時喊一句“河西公社”,小李手上又舉著一個寫著“河西公社”的牌子。

遠方那一群人磨蹭好一會兒,終於走過來了四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