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去公社(第2/4頁)

牛車後頭坐著一個穿著藍色襯衣的女人,她點了點頭:“我叫陳蓮,是宣傳部的。”

她剛說完話,村口的樹皮爺就上前打個招呼,這意思是讓宋禾放心,這位確實是公社的人。

宋禾這才放心上馬車。

經歷過這場事,村民的警惕性上升到最好,稍微有些風吹草動都是直接拿鋤頭。

還記得昨兒村裏來了幾位記者,村民們聽到大黑“汪汪”兩聲後直接從地裏沖了出來。

有拿柴刀的,有拿鋤頭的,還有隨手拿個枯枝的,甚至抱石頭的都有,愣是把人家記者嚇得鞋子掉了都不要,忙不叠地往回跑。

直到李隊長出來了,再三確認記者的身份,這才讓記者進入村中。

這幾個記者也是倒黴,村口那一下把人家搞得夠嗆。之後,村民們得知人家是正兒八經記者,態度又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變。搞得好幾個小時他們都戰戰兢兢的,連口水都不敢喝。

急急忙忙采訪完後迅速跑路,那速度比宋禾當年跑八百還快!

宋禾爬上馬車,對樹皮爺揮揮手,朝著公社而去。

公社的辦公區絕大部分都是磚瓦房,看著就覺得齊整。

因為公社面積大人口多,所以公社裏頭的幹部幹事也很多。再加上經常有各個隊的隊長來公社辦事開會,於是三年前公社開了一個食堂。困難時期關了幾個月後,去年六月份再度開了起來。

進入公社,宋禾先和練主任見了一面,然後再和宣傳部的人開會。

她原先還有些緊張的,比方說宣傳部的人請她上個台,發表一番演講啥的。

哪知人家一坐下就進入工作狀態。

至於寒暄?

什麽寒暄,有什麽好寒暄的。

宋禾發現根本沒人care她……

既然這樣,她就端正坐著聽別人講話。

直到過了半個小時,所有人都發表完自己的意見了,然後齊齊看向她。

陳蓮問道:“宋禾同志,你有什麽建議和看法嗎?”

宋禾低頭看看本子,笑笑:“剛剛大家的提議都很好。但是,我覺得適合大人,卻不太適合孩子。”

所有人一愣,然後坐直身體,表示傾聽。

陳蓮放下的筆又拿起來,示意道:“你說。”

宋禾清清喉嚨:“你們先前說的宣傳報,我覺得可以搞得童趣一些,關鍵字大一些。”

“至於演講,我覺得可以取消。”

有人一急:“那怎麽行……”

“稍微等下,”宋禾繼續道:“對於鄉村的村民來說,演講的用處是不大的。”

到時候沒給你擺一桌牌都算好的了,大多數人只會趁著這個機會納納鞋底,編編籠子。

倒不是說村民們不重視,而是他們根本聽不懂這麽文縐縐、“高大上”的話。即使勉強聽懂了,也很快會忘記。

陳蓮稍微沉思,“那你說下你的意見。”

宋禾點頭:“公社是不是有戲劇隊,我覺得我們可以寫一些小故事,讓戲劇隊的人排練一下,然後下鄉演出。”

“小故事?”

在場人陷入思考。

宋禾繼續道:“宣傳語可以設計成朗朗上口的,易懂好記的,最好用喇叭循環播放。如果多有幾首順口溜就好了,順口溜也不錯。”

一個小時後,會議開完。

宋禾提出了這個戲劇隊的意見,也就被派上寫小故事的任務。

不過她害怕嗎?完全不害怕。

這玩意兒她不是剛寫完嗎?就用寄給報紙的那些故事改一改,改成劇本的形式,再稍微添加和改動一些語言對話就可以。

其他任務自然分配給了其他人,反正這幾日宋禾成功做到早出晚歸的來公社摸魚。

公社的飯菜確實不錯,每天總有一份葷菜,即使肉不多,量不大,還經常搶不著,可也算葷菜啊。

若遇到周五就更幸福了,周五早上有肉包子,那肉包子做的比宋禾做的還好吃!

今天就是周五,宋禾特意沒有吃早飯就跑到公社來。先把劇本給交了,又快速拿起飯盒跑到食堂去。

河西公社有個奇景,主任是個女主任,師傅是個女師傅。這裏的師傅指的就是公社食堂的掌勺師傅周師傅。

宋禾跑得很快,在她前面沒多少人排隊,沒多久就排到了她。

“周師傅!”宋禾燦爛一笑。

這位常年板著臉的周師傅也立刻揚起笑容:“來來來,多吃幾個。你家裏不是有弟妹嗎,多買幾個中午帶回去。”

這閨女賊招人稀罕,跟誰說話都是帶著笑落落大方的,即使是一起工作的宣傳部幾個幹部,說起她都是句句誇。

這要是讓宋禾知道,宋禾只會說:能不誇嗎?!

她是臨時來幫忙做事的人,是送功勞的人。又不是長期占著位置,還分功勞的人。

對於能力強,做完這一單就走的人他們那叫一個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