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填裝新家(第2/2頁)

幾個竹箱子宋禾放在床裏側。床的裏側開了扇窗戶,窗戶邊有個類似小陽台的地方。

她後世的房間中也有,被她做成榻榻米,冬天躺在上頭曬太陽可舒服了。

竹箱子塞了四個在小陽台,平日放些雜物和常穿的衣服。

房間一點一滴被填充,雖然瞧著還如雪洞一般,但好歹有些人氣。

宋禾轉悠一圈後出門對正在把木櫃搬到廚房去的大壯叔道:“叔,你改明兒有空幫我打個書桌唄。”

大壯輕輕把木櫃放在廚房中,“書桌放屋子裏?”

“對。”宋禾點點頭,“我想著以後大娃幾個做作業時好坐。”

她比劃說:“書桌得三個,不要很大,一個人能坐就成。嗯,可分可合,還要帶板凳,到時候就擺在靠門的那個窗戶底下。”

李國壯詫然:“你這是打算送他們三去學校嗎?”

“對啊。”

宋禾點點頭,學是一定要上的,再大個幾歲她就送去。

“現在還太小了,我打算先教教他們,等到歲數了他們好適應。”

李國強這會兒也忍不住出聲:“小禾你是想把大娃三個一塊兒送去?”

宋禾眨眨眼,懵了一瞬:“對啊。”

要不然嘞?

這難道還能一個一個送?

還真能!

李國強驚奇說道:“你一個人在家忙不過來,一口氣供三個也很費勁,不如先讓大娃去上,過兩年再讓小妹和米寶去,這樣你也能輕松一些。”

村裏人家中小孩多的都是這樣,學費貴啊,大的去完,得攢兩年錢再送小的去。

五六歲的小孩能幹些簡單活,七八歲的小孩還可以打豬草掙一點公分,這樣家長也可以輕松一些。

李國強這麽和宋禾解釋,李國壯也點頭補充。

可宋禾搖搖頭,“那怎麽行呢,要送就一起送去,再窮也得把學費湊出來。”

三個娃歲數都一樣,憑什麽只有一個能去上學,剩下兩個看了心頭是什麽感覺?

凡事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在一個家庭裏,一碗水端平才最重要。

李國強心中很想說學費哪是那麽好湊的。這年頭,幹一年下來,隊裏可能只分個幾十塊,有的人還得倒貼隊裏十幾塊!

但看著宋禾堅定地表情,李國強想說的話哽在喉嚨中。

為了避嫌他們沒問過小禾身上還有多少錢,心想到時候小禾要是湊不出來,那他這做姑父的添些也可以。

他家小孩不多,壓力不算大,關鍵是他家大妞到時候也能有個伴。

兄弟兩人幫宋禾整了一下廚房。廚房灶台是重新砌過的,但是沒有鍋,只能放個爐子。

這年頭鐵鍋難買,煉鋼鐵的時候又被拉走不少。別說宋禾這兒,就是村裏好多人家中都沒有鐵鍋。

廚房不算很大,但是特別亮堂!

灶台邊上有個大窗戶,窗戶外頭擺放一個大水缸。這個水缸可貴得很,宋禾花了一塊八的大價錢從窯廠買來的。

宋禾當時想著這個大水缸裝滿水怎麽也能用個兩三天,咬咬牙買下也算方便自己,免得每日都得去河邊挑水。

但在修整屋子時李國強發現藥屋後頭的大山上有一處小水源,於是用竹子當成水管,把水流一路引到水缸中。

一下子宋禾樂得眉開眼笑,不僅每日挑水的問題解決了,多余的水還能引到菜地去,所以就連澆水的問題也解決了一大半!

可別小看這件事兒,村裏人知曉她新家可以接水後,那是羨慕得直拍大腿,恨不得立馬回家找找自家附近有沒有水源!

廚房的一墻之隔是堂屋,堂屋放著餐桌,餐桌就是大壯叔給打的,前幾日就送來了,可今兒又搬來了一個案桌。

宋禾推辭兩下沒用,只好擺放在堂屋上,平日放些雜物,心中再次默默記下大壯叔的好意。

瞧完堂屋廚房和臥室,另外一個房間宋禾在裏頭放了一個大水桶,用於平日洗澡。等以後大娃和米寶長大兩歲,就把這間房整出來讓他們睡。

最令宋禾驚喜的是在修整的時候李國強等人還順手幫忙蓋了一間小廁所。

這件“舉手之勞”,完美解決了宋禾在夜深人靜之時要走八百米路去村口上廁所這件事兒!

就是這家庭小廁所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也有些危險。

宋禾思來想去自己即使沒錢買尿壺,但也得多買幾根蠟燭。

可惜了,縣裏供銷社是有賣手電筒的。還是又可以當暖手寶,又可以當榔頭使的虎頭牌!

只不過得七八塊一個,這還不算電池的錢。

腰包鼓鼓的張奶奶都舍不得買,聽姑姑說她念叨了好幾年,每次去縣城時都得去瞅瞅,可每次都是空手而歸。

她搬家這幾天把身上那二十八塊八用得沒剩多少,所以這手電筒對她來說真就是可望不可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