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3章 開疆拓土

匈奴人大大小小的部落極多,四散分布在偌大的草原上,有時候幾百人的部落都敢稱名王。

這些部落之中有許多因為規模小,位置偏僻而在漢軍的征討之中得以逃過一劫。

可這也並不算是什麽好事情,因為主力退回邊墻之後,草原上的雜胡們就開始活躍起來。

匈奴人滅亡帶來的勢力真空,讓所有的野心家們都開始瘋狂四處攻擊,用以擴充自己的勢力。

而那些漏網之魚般的匈奴小部落,就成為了他們報復與吞並的首要目標。

沒有北逃遠遁的匈奴部落,都遭受到了曾經的奴隸們的大肆報復。

牛羊被搶走,女人孩子被掠奪,男人和老人們被屠滅。整個部落徹底滅亡。

草原上的雜胡有許多,像是烏桓,鮮卑什麽的。之前都是匈奴人的奴隸,被壓制的非常厲害。現在有了報仇雪恨的機會,自然是不會放過。

這種追逐草原新霸主的吞並戰爭,大概會持續個幾十上百年,然後產生新一代的霸主出來。

可草原上這個英雄那個英雄的,誰都沒有想到的是,第二年開春之後,漢軍居然又來了!

這次漢軍出兵的規模就要少的多,兵分幾路也只有三四萬的騎兵。

不過雖然人少,可對付這些雜胡們卻是已經足夠了。

而且殘存的匈奴人部落也全都投靠了漢軍,成為消滅雜胡們的鐵杆幫兇。

漢軍的策略與部落不同,他們主要目標是為了抓人。

抓女人是給大漢猛然多出來的那麽多牛羊馬匹做養殖員。而抓男人那就簡單的多了,用來在大草原上修建眾多橫縱交匯的直道,以及修建城池。

北方橫跨萬裏的大草原,是華夏幾千年都要頭疼的地方。

想要徹底解除來自北方的威脅,那就要牢牢掌控住這片草原。

歷史書早已經明明白白的告訴王霄,那些草原部落一個都靠不住,那就只能是依靠漢人遷徙,去填滿草原才行。

都說漢人種族天賦是種田,可說到放牧也是絕對不差。

否則的話,那些三牲六畜的馴化,都是誰做到的?

占據草原不但可以解決延續千年的戰略威脅,還能為中原大地提供寶貴的食物供給。

王霄可不想看到日後會出現大饑荒,出現吃樹皮草根,吃什麽觀音土的事情來。

所以他早就下定決心,一定要把這片偌大的草原給牢牢的掌控在手裏。

之後的幾年時間裏,這片巨大的草原上的形式,概括下來就是一個字,亂。

各個部落互相仇視廝殺,互相之間殺來殺去的全都是血海深仇。

為了爭取作為裁判的漢軍的支持,還有從走私商人那裏得到兵器甲胄各種物資等等。

草原上的部落們都把自己的俘虜賣給大漢,然後換來武器裝備又去打下一個部落,想要抓更多的人。

這樣子年頭打到年尾的,外加人口持續不斷的流失,草原上能有多少人這麽損失下去啊。

而且漢軍還在其中不斷挑事兒,今天支持這個,明天支持那個的。而且每年的春秋兩季,都會派出大隊騎兵集團,去大草原上不分身份的進行大掃蕩。

幾年的功夫下來,草原上幾乎沒什麽人了。

除了那些死去的之外,大部分的草原男女都被送進了邊墻之中。

女的去眾多百姓之家裏放牧,而男丁則是在無休止的幹活。

修建道路,梳理河道,修建城池等等。

草原上沿著直道與河流,也出現了不少的城池。

雖然這些用土坯而不是石頭構建的城池防禦力不高,同時面積也不大。

可在大草原上來說,那就是比曾經的王庭還要牛逼普拉斯的地方。

要知道以往就算是匈奴大單於,住的地方也都只是一下雨就會臭氣熏天的牛皮帳篷。

雖然這些小城池面積不大,最多只能容納幾千上萬的人口。可裏面都是真正的房子,不是那種下雨天會被熏死的帳篷。

這種定居生活,相比起逐水草而居住的部落生活來說,這就是文明的進步。

然而實際上在王霄看來,這些所謂的城池不過是一些定居點罷了。

好在草原上的科技太落後,而且人也快都沒了,這些定居點不斷的增加,可以有效幫助大漢永遠掌控這裏。

王霄以直道為骨骼血脈,以各處定居點為支撐,從而將大草原牢牢掌握在手裏。

這其中,從邊墻出發,一直延伸到遙遠北海的直道,就是真正的重中之重。

渡過北海再向北的話,那就是無邊無際的針葉林了。

別說漢家子弟,就算是那些標榜為能夠受得了苦寒的匈奴人,也不可能大規模的在那些無邊無際的針葉林裏生活。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以這個時代的科技水平來說,沒有那種生存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