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83章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王霄看著手中的密信,一拍面前的案幾,當即立身而起。

他待在大梁這裏這麽久,等的就是這個消息。

在北地的代地那邊,還有一支趙國兵馬,是由李牧率領的代地軍。

這支以騎兵為主的軍團,在李牧的指揮下有著超強的戰鬥力。

王霄瞧不起常年沒有打過仗的齊國兵馬,可對李牧軍團卻是一直在密切關注。

從鹹陽出發之前,他就派出使者去匈奴,帶著金銀綢緞作為禮物,說動匈奴人去牽制李牧。

找匈奴人幫忙這個事情,王霄很是看的開。

等解決了內部的問題,到時候就會讓匈奴人見識一下,什麽叫做來自中原的正義鐵拳。

王霄屯兵在大梁城,並非是為了對抗威懾齊國,而是為了警戒李牧。

李牧不動,王霄寧願種田修水渠維護河道,也不願意出兵。

沒辦法,現在的大秦太過於空虛了。

能用的兵力和民夫,都被征調了到了極限狀態。

如果這個時候李牧突然南下,利用騎兵高速移動的戰略優勢,逮著秦國的死穴打。

像是糧道,糧倉,鹹陽城什麽的。那對於秦國的打擊太過於嚴重。

現在李牧被匈奴人牽制住,王霄當然是要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徹底解決問題。

幾個月的時間裏,精挑細選出來的數萬精銳,加上王霄帶來的兩萬鐵騎,輕裝簡行的離開大梁城,急速南下。

沒錯,不是向東而是南下。

王霄來的時候就沒想過去打齊國,現在真正的敵人是楚國。

齊國那種猶豫不決,又當又立的完全不用在乎。只有抵抗意志堅決的楚國,才是真正的大敵。

所以王霄在大梁城這幾個月,一直在整頓兵馬,挑選精銳做著南下的準備。

現在南下,那就是直奔楚都壽春而去。

楚國之前的國都是郢城,不過後來被秦國給占了。

之後遷都去了陳,也就是寫道德經的老子的家鄉,一個名為陳的小國。

當然了,這個時候的陳國早就被楚國給滅了。不過他們宗室之中有一支後裔去了齊國為田氏,就是田氏代齊的那個田氏。

又過了些年,就是那次五國合縱破函谷關,楚國又被王霄給打垮了之後。

楚國人害怕秦國來報復,幹脆再次向著更東邊去遷徙,這次直接遷徙到了壽春。

壽春位於淮河旁邊,就是後來的壽州,壽縣。

這裏之前是因為春申君過生日,而被賜予他祝壽用的,所以被稱為壽春。

春申君是戰國四公子之一。

四公子分別是孟嘗君田文,平原君趙勝,信陵君魏無忌與春申君黃歇。

四大公子名聞天下,不過最後都是死的老慘了。

楚國主力軍團,都在項燕的帶領下和王翦打仗。壽春這裏的防禦很是空虛。

之前王霄到大梁城的時候,楚國還曾經緊張過,害怕王霄從北邊過來。

不過王霄幾個月都沒有動靜,楚國那邊很快就松懈下去。從前線調回來的援軍,也是又重新派遣去了前線。

他們相信了王霄是要威懾齊國的說法,放松了自己的警惕。

當然了,不放松也不行。因為前線王翦那邊逼迫的緊,項燕兵力吃緊只能是把兵馬物資都調集過去。

這就是國家實力差距太大的結果。

王霄可以充容選擇各種作戰方式與路線,可楚國卻似只能拆東墻補西墻的疲於應付。

實力碾壓,才是真正的優勢。

當王霄率領七八萬精銳快速南下,直撲壽春的時候,楚國上下都是一片驚恐。

原因很簡單,他們根本就沒有可以阻攔的兵力。

從大梁城到壽春,其距離並沒有想象之中的那樣遙遠。

大梁城是在河南腹心之地,而壽春的話,則是在淮河邊上。

兩邊的距離,也就是幾百裏路。

當然,這個時代的道路交通很爛,一路過去也是需要不短的時間。

這也是王霄為什麽要從幾十萬征召兵之中挑選精銳的原因所在。

不是精銳的話,打不了這種長途奔襲的大戰。

此時的楚國,已經是非常空虛,非常虛弱了。

王翦的大軍殺入楚國境內一年多的時間,給楚國帶去了巨大的損失和影響。

而項燕看似抵擋住了王翦,可本質上他卻是抽光了楚國的最後一絲元氣。

楚國的成年男丁,基本上都被集中在了項燕的麾下。

為了養活這支兵馬,這一年多來楚國各種收刮,幾乎把麾下百姓最後的口糧都給搶走送去軍中。

甚至於今年的春耕,都做的都不到一半。因為很多地方甚至就連種糧都被搶走了。

拖了一年多的戰爭,已經是讓楚國竭澤而漁了。

再這麽拖下去,不到秋收就得大規模的餓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