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職工小區建成了

時間進入了6月份,一個爆炸性的消息馬上在人民醫院傳開了。

位於東大池的職工小區建成了,馬上就要進入分房的階段了。

自從人民醫院搬遷到城區後,這是多少職工們盼望已久的大事情呀。

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

這年頭大家住房都緊張,哪怕有錢也買不到商品房,只能在筒子樓裏湊合,除非像陳夏這樣去買個小公園自己住。

多少醫生們,在下班之余都習慣性到職工小區工地裏來轉轉,看看自己的新家到底造得怎麽樣了?質量有沒有問題。

這寄托了多少人圓一個“家”的夢想啊。

當初他們中大多數人,可是放棄了老四院那兩室一廳的高標準住房,來到了城區的人民醫院,住進了那沒有獨立廚衛的筒字樓。

不得不說,這些醫務工作者為了集體利益是做出自己的貢獻的,這也是顧偉在任上最大的一筆心事。

現在好了,經過兩年多的建設,整個小區總共50棟單元樓全部完工,驗收合格。

一棟樓總共6層,兩個單元,可以住24戶人家,整個小區整整1200套房子。

這麽多套房不但可以解決醫院所有職工的住房問題,甚至還有幾百套富余下來,畢竟現在人民醫院職工也只有800多人。

人民醫院院長辦公室內。

現在正在召開一個院長辦公會議,就怎麽分房要定下一個基調。

陳夏也挺激動,這個職工小區的圖紙可是他親自繪制的,作為一個重生者,前世買房的經歷讓他腦子裏有太多房型圖。

六七十年代的職工小區,流行的是筒字樓,就是一頭是樓道,一條走廊連接著N戶人家。

廁所在房子的另一端,好一點的單位男女分開,拉粑粑的蹲坑也能安排五、六坑位,大家排排拉也熱鬧。

差一點的單位,總共就有一兩個蹲坑,特別是一大早,每個人都想來放空,碰到一個拉稀的,這個等待時間的折磨喲。

廚房就更慘了,也就是在門口走廊上搭一個地兒燒煤爐,鄰居和氣,大家歡喜;鄰裏不睦,每天有吵不完的架。

現在人民醫院的宿舍就是這麽個情況。

但新職工小區可就不一樣了,

陳夏設計的是四種戶型,一室一廳、兩室一廳、三室兩廳、四室兩廳,每一個房子都有獨立衛生間和廚房,朝南還有一個陽台。

好家夥,這年頭兩室一廳已經是不得了了,結果最大的有四室一廳,這在越州歷史上還從來沒有出現過。

別說工廠了,連越州市政府宿舍都沒有這麽豪華的,韓丁澤來工地視察的時候,可把他們給饞死了。

房子面積有大小,那職工們怎麽分房就是個超級大問題了。

誰不想住大房子?誰家沒有三個四個孩子的?

說個小九九,如果能住上四室兩廳的,這連子女結婚的婚房都可以解決了呀,而且一口氣解決仨。

為了這個分配問題,職工裏面已經吵翻了天,大家連上班的心思都快沒了,陳夏覺得這必須快刀斬亂麻,早解決早好。

首先定下的是面積最大的四室兩廳,120個平米,這年頭沒有公灘面積,這可是實打實的,相當大了。

趙小英作為正牌院長,結果在會議上讓出了主動權。

“同志們,我來人民醫院的時間不長,對醫院做出的貢獻不夠多,參與分房實在受之有愧,陳副院長是我們這裏在這個醫院工作時間最長的,我建議讓陳夏同志主導分配方案。”

老太太是聰明人,她知道自己是初來乍到,如果一開始就參與分房這種事情,勢必會得到太多老油條的反對

威信不夠,壓不住別人。

而且她來人民醫院工作之前,就被大領導暗示過,就是來純粹升個職稱,盡量給年輕人多壓壓擔子嘛。

趙院長怎麽會不知道這是什麽意思?就是讓她當當吉祥物嘛,她擺得正自己的位置。

再說了,無論他們怎麽分,難道會少得了她這個正牌院長的好處?整個小區地段最好、面積最大的房子鐵定是她的。

劉長生和徐雙立一聽,連院長都退讓了,他們有什麽好爭的?

他們的心思也一樣,反正按遊戲規則,院長副院長肯定是優先分房的,怕啥?

既然大家都讓陳夏做主導,陳夏也不客氣了。

“趙院長,各位,我是這麽想的,為了保證公平公正公開,首先我們要搞一個積分制出來。”

大家一聽切入正題了,都紛紛豎起耳朵,拿起筆來仔細記錄。

陳夏清了清嗓子,對著筆記本也念了起來:

“積分怎麽算呢?我是這麽想的,比如工齡一年,抵一分。老同志和新同志,當然是不可能享受一樣的待遇,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