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龐然大物誰敢動(第2/2頁)

但同樣帶來一個副作用,用工需求減少了,某一個時期內,下崗風可不僅僅是在北方在劇烈震動,在越州同樣經歷過陣痛期。

陳夏的思路是廠子可以越來越大,產量可以越來越高,但一些低附加值,不需要太多技術的工序,最好還是采用人工的方式。

這也算是給農民們留一條活路,畢竟八十年代初做生意的是少數,出門打工潮還沒有到來。

哪怕是將來企業壯大了,他還是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人靠著他的藥廠賺錢生活。

可以是工人,可以是物流,哪怕是在藥廠旁邊開家小飯店也好。

如果他的藥廠有幾萬個工人,甚至幾十萬工人,那到時只要他不犯錯誤,不去觸碰政治,誰也不敢碰他。

碰他,就意味著幾萬人失業,而延伸產業甚至是幾十萬人失業,幾萬幾十萬個家庭失去經濟來源,那對地方上來講就是一個大災難。

後世的富士康,那個郭老板後來作死去玩政治,跟我國政府的關系越來越尬,可又能拿他怎麽樣?

人家一個工廠就是幾十萬人,在大陸最多時有100萬員工,哪怕後來裁員了,仍然有60多萬員工。

這就是龐然大物,動了他就是動了幾十萬人的飯碗,燙手的山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