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第2/3頁)

但張素商在看完以後直接哭了。

他雙手握著導演的雙手:“索科維奇先生,我、我從沒想過你能拍得這麽好,這就是我想要的故事,您升華了他們,把一篇娛樂用的小說拍出了更深的意義。”

索科維奇十分不好意思:“哎呀,別這麽說,還是您的故事好。”

兩人互相認為對方牛筆,交流時的氛圍便格外和諧友愛,演員們也紛紛過來找張素商要簽名。

唯有也過來觀影的吳大使十分憂心,他偷偷將伍夜明拉到一邊:“超人啊,你看這個電影,能賺錢嗎?”

伍夜明嘴角一抽:“應該能吧,有聲電影多新鮮啊。”而且這片子還挺好笑的,主要是驢子演得好,一出場就讓人忍不住樂。

吳大使:“唉,我不懂這個,以前連默片都沒怎麽看過,能賺就好,不然真怕那孩子沒錢花。”

伍夜明左右看看,小聲問他:“秋璞到底給您這邊送了多少啊?”

吳大使比了個數字,伍夜明倒吸一口涼氣,以他對張素商的了解,那小子生活樸素,襪子都只穿阿列克謝做的,除了滑冰外沒啥大開銷,房子是編輯部送的,這次幾乎可以說是把全部身家都捐了。

他搖頭:“秋璞真是,難怪他前陣子又開始勤奮趕稿了。”

吳大使:“他平時不勤奮趕稿嗎?”

有關這點,伍夜明沒法回答他,因為一個作者照常例更新,和努力更新,那肯定不是一個狀態,張素商不懶,但他勤快的時候也少。

由於大部分經費都丟到拍攝上了,拍攝組宣傳的時候,就沒剩什麽錢,只是上映的時候,由影院老板在門口架張海報,就算是告訴大家這裏有新電影看了。

李源一看這怎麽行?當即繪制了一張大號的主角等身海報,用漂亮的俄語寫著“有聲新電影《神探伊利亞》於xx影院播放”。

然後他把這張海報帶到教室門口,課前在走廊裏舉了十幾分鐘,果然吸引到了一群學生影迷,不少人都上前詢問,得知我校同學秋卡的小說被拍了電影,並有了好奇心。

張素商得知此事後越發感動,他一邊嚼著李源的肉幹,一邊畫了頭暴漫風格的驢子送給了索科維奇導演。

作者手繪海報。

索科維奇導演看著那張驢,摸了摸還有點疼的腿,直接將之送到了影院。

接著這部電影就開始越來越火,有聲電影的噱頭是一回事,劇情的完整和精彩、人設的特別還有演員的賣力演出,同樣是構築一部好作品的關鍵。

滿足了以上所有要素,電影質量就絕不會拉胯。

報紙上也很快出現了影評。

【伊利亞選角十分貼合原著,聽聞是秋卡與導演一起完成選角,本影片的成功,兩位創作者的功勞不可忽視。】

【我第一次見到能將動物拍攝得如此活靈活現的影片,導演索科維奇先生或許有馴獸師的能耐。】

【《神探伊利亞》本來被視為最難影視化的故事,沒想到成品如此驚艷,這部偵探電影在多方努力下極為精彩,值得一看。】

以上都是比較理智的誇贊,還有些不理智的,幹脆跑到村裏去圍觀那頭驢演員。

自然,有誇的也有罵的,但大家對這類言論都不怎麽在意,只要影片上映且獲得的好評超過平均值,那麽有聲電影的嘗試就是成功的,索科維奇就有信心繼續挑戰這類電影。

張素商美滋滋的數著才入賬的小錢錢,滿心愉悅,還偷偷的和阿列克謝說:“索科維奇以後就是你們國家的有聲電影之父了吧?嘿嘿,我也算和他一起留名電影史了。”

阿列克謝拿木梳給他刮頭皮:“你早就注定要留名史冊了,你可是世界上最好的花樣滑冰運動員。”

張素商很謙虛:“還算不上最好。”

阿列克謝堅持:“你就是最好的。”

張素商不和他爭這個,只是被梳子刮得舒服得眯起眼睛。

很快,索科維奇導演又通知他說,國內也有影院聯系他購買片源。

是上海那邊的電影院。

張素商撓頭,就見他身邊的李源又微微皺眉,問索科維奇導演:“請問您知道那位來購片的經理的姓名嗎?”

索科維奇先生不擅長記外國名字,他只是慢吞吞的回道:“應該是姓李吧,他們自稱是紅洱公司。”

李源沉默一下,轉頭看張素商:“我家有門親戚,是茶商,家裏有錢得很,其中有一位姑奶奶在和前夫離婚後,便拿著祖父給的本錢去開了影院,如今已賺了不少,公司的名字就是紅洱。”

李源和那家其實也不熟悉,只知道本族的老族長很闊氣,得知他要留學時,支援了幾百大洋。

張素商立刻拍板:“那就賣你們家吧!”

他高興得不得了,自己的作品要是能在父老鄉親面前播放的話,那真是倍兒有面子,有熟人來買的話,更讓他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