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第2/2頁)

其實第一章 、第二章的內容都現實壓抑得很,作者秋卡生動的塑造了一名讓人只要一看,就恨得牙癢癢的渣男,以及女主那人口頗多的貧困家庭,但在第二章末尾,女主走出家門的那一刻,似乎也意味著命運的轉折點即將到來,讓人有了想要繼續追讀的欲望。

這個滿手爛牌的姑娘到底要怎麽翻身呢?

在此時非常有名的話劇《玩偶之家》中,女主娜拉作為生在中產階級的女性,一直衣食無憂,直到發現自己在丈夫眼裏並不具備作為人的“身份”,只是一個丈夫喜愛的、聽話的玩偶,才最終選擇走出家門尋找自我。

但女主凱瑟琳娜就慘多了,她是被生活逼著走出家門去工作的。

周樹人曾對“娜拉”的故事做出評價,認為娜拉出走後,除非她能有謀生的手段,否則不是淪為娼妓,就是被生活逼回原來的家庭,沒有經濟權利的話,女人是挺不直腰板的。

然而吃人的封建社會怎麽會讓女人擁有做正經工作,自己養活自己的機會呢?凱瑟琳娜唯一比娜拉強的地方,就在於她生在新生的俄羅斯。

身處這個社會中,只要她肯吃苦去工作,她就能養得活自己和孩子。

這是一篇女性勵志爽文,但她的背後,也藏著張素商對社會主義的強烈認同,作為長在紅旗下的孩子,這個時代恐怕都沒有人比他更明白這條道路能為人們帶來多麽珍貴的東西了。

身為張素商的好室友,阿列克謝是最先閱讀《女飛行員》這篇小說的讀者,他看了許久,覺得自家室友雖然口口聲聲說他只會寫娛樂之作,實際對自己的文字是很用心的。

在他看來,《女飛行員》不僅文筆比《神探伊利亞》更加成熟,隱含的文章立意更加高遠,就連故事也更加深入人心。

凱瑟琳娜早期的遭遇,其實就是這個時代很多女性會遇到的,而凱瑟琳娜走的路,那些苦難中的女孩也可以去走。

所以在約瑟夫主編和葉戈爾編輯還滿心猶豫,生怕張素商新文撲街的時候,阿列克謝已經堅定地告訴張素商:“秋卡,你這篇小說會比之前那本更加成功的。”

張素商高興地往他碗裏夾了個大雞腿:“借你吉言。”

米沙終於出院了,張素商立刻馬不停蹄的帶他展開復健。

其實要是換了張素商自己的話,他八成會在傷好了七、八成的情況下就貼著膏藥開始練,後世賽場競爭太過激烈,不拼一點,根本沒有出頭的機會。

對待米沙,張素商就寬容的多,只要求他養傷時注意飲食,不要發胖,又一口氣給他把表演服、節目音樂剪輯全部安排好,等人恢復就趕緊開始熟悉節目。

跟著張素商練了一個月,米沙忐忑的心境也穩定了下來。

讓一個運動員心性穩定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意識到自己擁有絕對的實力,至少在面對對手時,他們能有壓倒性的優勢,在他恢復後,他親愛的秋卡教練便傳了他一門非常重要的新技巧——收緊上身。

跳躍是一個讓身體如同發送出去的子彈的動作,運動員必須要在跳躍時給足動力,確保自己跳得更高更遠,與此同時身體還要在空中旋轉身體。

轉體的速度也是運動員完成更高難度跳躍的秘訣之一,而將一根粗木棍、一根細木棍同時放一個斜坡上,先滾下去的肯定是細木棍,這就是因為細木棍軸心更細,所以許多花樣滑冰運動員努力減重,維持纖細的體型,一是不想太重,導致跳躍時關節壓力太大,二就是要保住纖細的軸心。

但減肥也是有極限的,等到體脂減個位數時,再減難度倍增,還容易出人命,而在跳躍時全力收緊上身,就成了進一步縮細軸心的方式。

2A雖然不容易,以米沙的底子,成功率也有個百分之七十,加上收緊技巧後,直接飚到了百分之八十。

米沙發現這個技巧帶來的收益後樂得三天都沒合攏嘴,甚至躍躍欲試著想要挑戰三周跳。

張素商:“你韌帶才好沒幾天,先穩著來啊。”

等到天氣更冷一點的時候,國內賽就來了。

按照他們之前約好的,張素商要和米沙一起去莫斯科參加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