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漢武尋仙 第二十章

古往今來,生存都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尤其是最底層的百姓,白錦從來不是熱心人,但也不是冷眼漠視的人,最接近政權的那一世,白錦願意庇護一方百姓安穩,而這一世,他嘗試著釋放自己的能量,惠澤更深遠的地方。

白錦的身邊一直只有寥寥數人,隨著韓嫣留駐變動了一次,又隨著霍去病的到來變動一次,變來變去,老面孔壓根留不住,他也不在乎,真正陪著他不聲不響走遍天下的只有東方朔,多年陪伴,亦師亦友,白錦日漸成長,從垂髫仙童到出塵少年,變化極大本在意料之中,而東方朔容貌絲毫不改,顯見道法精深,已半只腳踏入仙途,更有不回長安的理由了。

“看別人爾虞我詐,不如看殿下播撒功德,”東方朔一副高深莫測的神棍姿態,雙手籠在寬大的袖中,興味盎然,“殿下,當年陛下像你這麽大的時候,已經迎娶了娘娘,想必陛下已經在為您物色德才兼備的太子妃,您到底打算怎麽辦呢?”

雖然這一世做了男子,白錦也沒感覺有什麽不便的地方,但讓他娶妻生子,那是萬萬不能接受的,他淡定地道,“老師放心,我修的是童子功,在得道成仙之前,絕對不能破戒,早在我離宮前,就和陛下說清楚了,反正他兒子多,將來孫子會更多,擇優送給我便是。”

東方朔好懸沒喝水,不然就得當場噴出來,神特麽童子功,他在他身邊這麽多年,怎麽就不知道這是童子功?

還擇優——這是打算在蘿蔔田裏找一顆最水靈清甜的胖蘿蔔??

“陛下會同意?”

“我能給的,他拒絕不了。”

只要劉徹不犯渾,就永遠也不會拒絕白錦的任何要求,因為他本人沒有私心,身後也沒有令人忌憚的龐大勢力,館陶一脈,其實從阿嬌出家那一刻起,就對劉徹再也構不成任何威脅了。

白錦一邊遊歷,一邊耐心地灑下希望的種子,一點一滴地提升著老百姓的溫飽程度,這是最基礎的民生,國要強,民也要富,外敵要禦,內患也要平,大漢年年和匈奴征戰,雖然近幾年來戰無不勝,極大地振奮了大漢百姓的精氣神,當初被匈奴壓彎的脊梁又重新挺直了,但無奈大漢除了重振威名,並不能通過戰爭獲得改善大漢百姓生活的物資,匈奴除了頂層的少量貴族,其余占百分之九十的部落民眾比大漢邊境的百姓還窮,反而文景兩代帝王辛苦積攢的家底被飛快地消耗著,便是不用仔細籌算,白錦也知道,再這樣下去,耗的物資糧草就不止是國庫裏的存貨,而是藏於民間的國之底蘊了。

他放平了自己的目光,嘗試著從一個貧寒百姓的角度去思考,去體悟蕓蕓眾生的需求,他也嘗試著站在劉徹的立場,去感受每一份政令的利與弊,不知不覺的,他的藥王訣完成了無意識的周天自轉,再不需要白錦刻意主動去催動,便能無時無刻地修煉了。

他踏遍了漢朝的郡縣諸侯國,有富庶繁華,也有荒涼腐敗,有為國為民的好官,也有貪婪無知的國主,不一而足,他只在心裏默默地記下所見所聞,傳聞中的淮南王,不知是不是被劉徹這些年勵精圖治的名望鎮住,並不像史上那樣野心勃勃,反而一心發展治下的經濟,把腦筋都用在了正途上,淮南的百姓們自給自足,日子過得十分滿足,而那位給劉徹帶來了極大□□的劉陵翁主,自然也在好好地做她尊貴的翁主,嫁人生子,仗著娘家勢力和本人的心機手段,日子過得居然不錯。

不知道在這些諸侯國國主都特別乖順聽話、偏安一隅的情況下,劉徹還怎麽通過鎮壓叛亂來收回各國土地,加強中央集權?

武帝一朝,不能完成國家一統,難道要拖到他手裏解決?白錦想想都頭疼,一點也不想費這個神。

只要他一天是太子,就會有人源源不斷地把消息傳遞給他,他要做的,就是辨別這些消息的真假,找到應對之法,另外再從中提取出有用的價值,最近朝中議論得甚囂塵上的儒家學說,以及董仲舒這人,便很快落入他心裏。

而關於中央集權的理念,無疑就是出自這些浸淫儒家學說的家夥們擡出來提高身份和話語權的利劍!

曾經,他們成功了——漢武一朝,武功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而文治方面,亦是奠定了後世思想的根基,尤其到後期,真正開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從此綿延千年,長盛不衰,把儒家文化的核心精髓,刻進了這片土地上每一個人的基因和靈魂裏。

而現在,白錦的到來,算是歷史在這裏拐了一個彎,徹底打破了儒家想要壟斷帝國思想學術的勢頭——有個活生生的、出身於皇家的準神仙,某種程度上而言,這便是上天對劉姓江山的肯定和庇佑,是劉氏皇族統治天下的金字招牌,亦是道門抗衡儒家的關鍵,如今哪怕儒家磨破了嘴皮子,劉徹也絕對不會允許儒家一家獨大了。